上海洋泾浜闲话里格红色记忆---上海复兴公园

2022

02/21

来源 I 文字志愿者:赵国强

上海复兴公园辣勒1946年抗战胜利之前叫法国公园。抗战胜利之后,改名为复兴公园,蕴含着民族复兴的含义。

革命烈士方志敏辣勒《可爱的中国》一书中写道:“有几个穷朋友,邀我去游法国公园散散闷。一走到公园门口就看到一块刺目的牌子,牌子上写着‘华人与狗不准入内’几个字。这几个字射入我的眼中时,全身突然一阵燃烧,脸上都烧红了。这是我感觉着从来没有受过的耻辱。”

复兴公园建成于1906年。由于受制于当时格历史环境,辣勒最初开放公园格辰光,带有明显格殖民痕迹。公园公布格章程对华人执行歧视政策,细则包括:严禁中国人入园(但照顾外国小孩的中国保姆和阿妈可跟其主人入园),而洋人牵带格外加口罩格狗允许入内。由于当时中国人格勿断抗争,直到1928年,中国人被获准可以进入法国公园,门票一元。

上头一段文字格括弧里向“中国保姆和阿妈”格“保姆”、“阿妈”是上海洋泾浜法语。法语单词“Bonne”格中文意思是“女佣人”,老上海人洋泾浜发音拿伊读成“保姆”,以示“洋气”。辣勒解放以前,洋派人家格女佣人侪叫“保姆”,老上海人传统浪向拿女佣人一般侪叫“娘姨”呃。法文单词“Bonne”除塌“保姆”,还有“好”格意思,等于英文里向格“Good”。法文有“Bonneamie”格词组,意思是“好朋友”。法文单词“amie”上海闲话洋泾浜发音拿伊读成“阿咪”,意思是(女性)“朋友”。难怪有格老上海人欢喜拿女小囡叫“阿咪”,可能就是取女小囡“可爱”之意伐。“阿妈”是“Amah”格上海闲话洋泾浜发音,是指年长一点格女佣人,一般辣勒老上海格广东人搭闽南人口语中用得多,旧上海辣勒洋人屋里向做帮佣呃,也是以广东人搭闽南人为多。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