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几点体会
2014
12/26
来源 I 上海市月浦实验学校
月浦实验学校 周静
英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巩固、发展和深化课堂所学的重要途径。但是传统的英语作业都以读、背、抄、写等机械性练习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这样的英语作业不仅没有调动起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反而让他们把作业视为一种负担,看成是一项乏味又枯燥的任务,往往应付了事。这样的作业出发点与《英语课标》的精神背道而驰,所以,布置英语作业应遵循“让学生乐意去做”的原则,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何设计有效的英语作业”这个问题就成了我们每一位英语老师犯难的问题。我们老师能不能设计一些既能深化课堂学习,又好玩有趣,并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作业呢?能不能让学生爱做,既要动脑筋,又不感到麻烦?有时可以合作完成,有时还可以有不同答案,有时又可以自主选择做与不做,老师批改起来也轻松愉悦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尝试与体会:
一、关注兴趣,合理设计
英语作为三门主课里最“洋”的一门,她的外国血缘就注定了学生需要一段漫长而艰难的时间去了解和熟悉她,何况在学校仅仅只有课堂上的40分钟能与其接触,如果想靠这短短的一节课时间就想把这门外语学好,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因此,老师们不得不利用“兴趣”这一点,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课,愿意去和同学们用英语交流。而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更加要注意这一点,因为它很有可能会影响学生这一生对英语学科的态度。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也常把“玩”渗透到作业中,让学生能在玩中去学、学中去玩,感受“学”和“玩”两件事情是可以同时进行的。例如,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总是看管不好自己的学习用品,趁学习了学习用品一课后,布置的作业是每个人给自己的学习用品贴上小标签,除了必要的主人信息,还可以简单装饰一下,课堂里进行展出,比比谁做的标签好,谁写的英文字漂亮。由于学生好动好胜的心理,他们会把标签写得端正,画得漂亮,在展出介绍时也个个兴趣十足,甚至可以用几个句子来表达This is my pencil .It’s red. I like it.这样就让机械的单词抄写变成了生动有趣的活动,写也写了,说也说了,最重要是会用了。又如学习了Eddie’s birthday party一课后,我也让学生们来制作生日贺卡,要求他们用英语写上祝贺语,并做简单装饰,可以送朋友、老师、家长,甚至是自己,课堂里展示交流。第二天,每个孩子手里的贺卡都很精美别致,富有创意,很多孩子还上网查找了相关的祝福语来书写,学到了不少课外知识。把这份自己制作的礼物赠送给别人,收获了英语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浓厚的情谊。我想,这样的作业没有哪个孩子不会主动地去完成。
要使作业完成得效果好,还需要了解自己的学生,注意发现和收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问题,并以此作为作业的素材。比如,教学表示数字的英语单词时,让学生收集自己家里有关数字的信息,让其在小组内用英语互相交流。没有想到的是,学生除了收集电话号码、邮编、自行车牌照的号码以外,还收集了全家人的生日、身高等。不难看出,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并且趣味浓厚的作业,不仅达到了让学生复习课堂和课本所学知识的目的,还激发了学生的智力潜能,从而更好地促使学生接受知识和进行创造性学习。
二、分层设计,尊重差异
我们都知道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各不相同的,“一刀切”的作业往往会导致“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了”,加重了学困生的课业负担。因此,在布置作业时要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将作业设计成A、B、C三个档次。其中A类作业偏重于综合能力的运用;C类作业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积累;B类作业则介于二者之间,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来选择作业。如在学习了有关水果的词汇之后,我设计了三种作业。C类作业:画出你最喜欢的水果图片,并在下面注上相应的英文名称;B类作业是“写特征”,用一句或几句连贯的句子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水果,让其他同学猜是什么水果;A类作业以“My favorite fruit”为题写一段话。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一种或几种自己喜欢的作业,师生交流。我在布置作业时,不硬性规定哪些学生做哪类作业,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是让学生自主选择,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我能做,我会做,我想做”,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并注意将竞争机制引入进来,要求学生在保证量的同时,还要保证质,同等级学生作业之间互相比赛,谁完成得最好,谁将获得“最佳作业奖”。这样,作业内容分层、数量分层,在内容上安排较合理的梯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基础和能力上各有收获,不断提高,为达到更高目标而努力。这样的作业设计既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又能激励学生的竞争意识,关注到了每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三、形式多样,培养学能
作业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化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作业质量的重要条件。小学英语作业不能仅要求学生读几遍单词或课文,而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应倡导实践、探究和合作的新型作业方式,要从不同角度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例如,听的方面可以让学生做一些书面的听力作业,也可以让学生回家听英语磁带,并跟着模仿,再录下你自认为读得最好的一遍。像这样布置,学生比较有兴趣,会很主动地去读,而且声音响亮,然后把录音拿来,让老师评价。这些形式多样的作业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的意识,从而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还比如,教学了egg、meat、noodles等表示事物的英语名称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编制一份一周的菜谱。同样是复习单词的作业,由于变换了作业的形式,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又如,学习各种交通工具名称后,我让学生和我一起比赛画一画。老师的“Let’s draw a car.”“Show me your cat.”“Whose car is beautiful?”训练了学生“听”,学生在边画边说的环节中训练了“说”,在边看边玩的过程中训练了“交际”。抽象的单词记忆和图片结合起来,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也使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得到了提升。由此激发学生调动多方面的感官体验,调动学生的情绪活动,让学生在愉悦合理的情景中,利用生活和学习中熟悉的材料来展示他们的潜能,不仅获得了许多知识信息,还得到了大量愉快而难忘的体验。
四、激励机制,提升效率
表扬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是必不可少的,除了课堂中教学活动中的口头表扬外,我还创设了一定的物质奖励,以集章换奖品的形式来推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虽然奖品只是小小的一个学习用品,但这其中包含着信任、肯定、鼓励和荣誉,对学生的学习信心建立有着潜移默化的作业。
批作业也是人文关怀的一种体现,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才华、学识、风度和修养,体验到民主的氛围、平等的交往、纯真的情趣和进步的快乐。正确、科学地评价和批改学生作业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因此,老师们不要吝啬写激励性评语。如我采用Great!/Wonderful!/Excellent!等,这类评语多用于低年级;Your hand writing is very good!/Keep it Up!等,这类评语多用于中、高年级的学生。鼓励性的语言既能引导学生重视自己的作业,又能暗示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样寥寥数笔,不仅使学生在理解上降低了难度,同时又增添了批语的活泼性,更贴近了学生,学生觉得翻开作业本看老师的批语不再是一件苦恼的事情。这样的“有形”评价在无形中使教师加入了学生的行列,融入学生,和学生一起为成功而欢呼雀跃,为取得进步而继续努力。此外,还能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等作业评价活动,让学生在自评中树立信心,在互评中学会欣赏,客观认识自己的优点,查找不足,努力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使作业成为师生、生生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探讨生活、教学相长的工具。
由此看来,其实作业是否有效,是要看我们是否敢于放下纯粹追求应试模式的作业和练习这样一份沉重的包袱,是否敢于返璞归真,重新找回学习知识技能的本源。在呼唤素质教育和减负的今天,让学生乐做作业、巧做作业、做“好”作业将是我们老师需要持续关注和思索的热点问题,我也将继续探索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