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个别辅导
2014
09/19
来源 I 杨静雯
教师的职责是栽培人类的幼苗,所以教师一直受到社会大众普遍的尊重,然而怎样做好一名称职且值得尊敬的教师,将会是我们一生都需要研究的课题。
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社会大众却都希望老师以“不利”的工具完成达不到的目标。有时,老师们奇迹似的成就这种不可能的任务。然而,老师并不能光靠奇迹,作为教师,我们都应该具备有效的教学技巧。
我们班有个叫王晨旭的孩子,他皮肤黝黑,要比班里其他同学黑很多,为此他也一直很自卑,只要有同学说道“黑猩猩”、“黑炭”之类的词语,他都会非常激动,甚至和同学动手。他也是班上唯一一个和同学打架较多,且把同学打得伤痕累累的学生,为此我和他的家长沟通过好几次,也让他写过几次保证书,但是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只要一有同学惹怒他,他就会动手。
作为新教师,新班主任的我,有些手足无措,几乎每天都要花时间去思考怎么样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怎样才能使他愿意接受我的话。他还有个坏毛病,就是喜欢撒谎,喜欢和老师演戏,每次打架过后,他“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能”接受老师的批评,而且态度很好,但通过每次的细节观察,我觉得他的这种“能”似乎有些勉强,特别是有一次,一说完他,他也能马上流泪,但拳头紧握,抿着个最,有些气愤的样子,无意间我又看到了他的表情,那种表情有些愤恨,有些不屑,第一次看到这种表情,觉得很不舒服,这样我决定单独找他好好聊聊。
我在班主任培训上听前辈老师说过,找学生谈话,谈的是心,想要走进他们的心灵,需要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学生最不喜欢的是办公室,思考了一下,我选择了校园。趁着午饭休息,我走到班级去找他,他看到我找他,很诚恳地走过来,但似乎又有些担心,随后我对他说:“我们去校园逛逛吧。”他先是一愣,随后还是照办似得跟上了。
刚开始他有些抗拒,走在我的后面,我故意方面脚步,和他并排,一路上没说什么话,就是看着风景,享受着校园美丽的春景,说实话,一方面作为新班主任,没有经验,我心里也有些不知所措,没有有经验的班主任那么能说会道,我就只有保持沉默,佯装看风景。另一方面,我也在等待时机,也在磨他的耐心,看他什么时候开口。很快他就按耐不住了,问道“老师找我有什么事情吗?”我说:“没什么,找你聊聊天,谈谈心。”他有些愣住了,不知道说什么好,我紧接着说:“我想多了解下你呀。”
“你在班级开心吗?”
“开心。”
“和大家相处的还好吧?”
“还不错。”
“嗯,那很好呢。有没有同学欺负你呀?”
“……没有啊!”
“哦……挺好的。那……你能告诉我,为什么经常会和同学打架呢?”
“……没,没,闹着玩的。”
“嗯,呵呵,同学之间闹着玩挺正常的,今天打打,明天又是好哥们儿了。”
他笑笑,没有说话。
“不过,还是少动手的比较好,是吧?打架都会受伤,脸上身上都是伤痕的话,家里的父母看到了,总归会心疼孩子的。”
“才不会。”
……这次轮到我沉默了,没想到他会这样来一句,但从他这句话中,我似乎又能了解到了什么,“为什么这么说呀?”
“……没什么。”他对自己一时的脱口而出似乎有些后悔了。
“是不是,家里爸爸或妈妈对你很严厉呀?”我小心的揣测着。
“……嗯,是的。”
“有动手吗?”
他沉默了一会儿,微微地点了点头,轻轻地“嗯……”了一声。这个时候,我似乎能猜测到,估计是父母的原因,导致了他喜欢用暴力解决事情。
“不用紧张,今天老师找你出来就是想和你随便聊聊的,也是想和你道歉,觉得之前太过严厉的责备你了,你不会生老师气吧?”
这次估计他真的有些摸不着头脑儿了,“没,没,怎么会。”
“呵呵,那你能和老师说说,是不是每次老师责怪你,你都有些不服气呀?心里有委屈吧?”
“……没,没有呀。”
他对我还是有些戒心,没能和我敞开心扉,但是我还是不气馁,既然了解到了一些事情,已经算是有收获了,经过我慢慢地小心地谈话,他终于愿意和我说实话了,眼眶也有些红红的,但是没有流眼泪,这次他似乎不是很想让我看到他哭,想想以前估计是做给我看的,硬是挤出几滴眼泪让我放过他吧,这次估计对他真的有所触动了,我有些激动,作为新班主任,我可是第一次有这种经历以及感受呀,我压抑住自己内心的激动,继续我们的谈话。
终于,在这次谈话中,我才算真正了解了他,原来父母对他都很严厉,由于基础不是很好,成绩一直上不去,在班级里也是倒数几名,父母的文化程度都不是很高,所以不知道怎么教育他,就只会用暴力解决问题,打得多了,他也就习惯了,每次也都是流几滴眼泪,诚恳地道歉认错,这几招似乎每次都很好用。而在班级里,同学们会经常和他开玩笑似得说他是“黑鬼”、“黑猩猩”,原本他就比较介意自己的相貌,也有些自卑,同学们一说,他就控制不住想打上去,他说他不想惹事情的,不想动手的,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这让我觉得家里的原因,对他心里上的影响还是很大很大的。他还说,在班级里觉得压力很大,成绩不好,长得又黑,同学不是很喜欢他,他在班级里越来越自卑,因而为了保护自己,用武力武装自己了,他还和我透露,其实有点不想读书了,想换个环境,觉得自己也读不出来,自己压力又大,想去武校读书,想通过正规的武术学习,控制自己。
这次谈话不仅让我更了解了他,也让他愿意和我敞开心扉了,我觉得很欣慰,心中有些感动有些触动。
回去后,我也好好的和他父母沟通了,把他的想法也和他妈妈说了,他妈妈也能认识到自己的做法不对,也觉得他读不好书了,想让他去学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担心去武术学校了,就更喜欢打架了,他们还要再考虑考虑,不过能保证的是,以后尽量控制自己,不用暴力对待小孩。
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也时常去关心他,多和他沟通,另外,我也和班级同学交代过,不要老是和他开玩笑,说他很介意的事情,之后打架的事情倒是真的没有发生了,就是学习成绩还是没有一如既往的无法提高,这让他和他的家里人都觉得压力很大,我也一直表示尊重他自己的意见,让他跟着自己的想法去做决定。
一段时间后,他也做出了自己的决定,叫父母做了转学手续,还是决定去学一门技术,我也为他感到高兴,希望他在那边一切都好。
通过这个案例,我发现,和学生的沟通很重要。适当的沟通可以改善教育,它不但可以用在日常教学里,还能深入学生的心。在我们步入讲台时就应该能够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在日常作息里应该注意到:激发学习,鼓励自治、支持尊重、衍生自信、消除焦虑、去除恐惧、减少挫折、平息愤怒、化解冲突。教师和家长一样需要高水平的沟通能力,我们应该对学会对语意敏感,学生得到的东西是依教师的方式、方法而定,我们应该学会察言观色,言辞适当地表示了解。我们应该敏锐地察觉到足以造成学生变坏的沟通方式,应该避开责备羞辱,反对侮辱威胁,在我们的语言里绝对不能有破坏的言辞及矫饰的暴力。
适当的沟通是一种成就,它需要学习、预习和自律,它不是单纯地”顺应自然“,它像所有的技能一样需要练习,也像艺术一样经过选择,它能安抚人心,但是不会自认关系良好就口不择言,就像身体健朗就放肆饮食,却仍以为会安然无恙。我们应该无时无刻不注意:作为教师,不能做作、虚伪。没有什么比做作更有害,因为虚情假意终会为人识破;缺乏真情的伎俩容易被看穿。师生关系除了表里一致外,没有其他方法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