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zrw
科技教育

“英才培育”行动|3名行知学子入选了上海市百名“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

2025 04/08

1.jpg

4月2日,2025年“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正式学员名单公示。经过激烈的竞争,我校3名学生在复选中表现优异,成为2025年“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的正式学员(全市100名学员)。让我们向入选学生表示祝贺!

2.jpg

2025年“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WLA,中文简称“顶科协”)上海中心联合主办,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组织实施。本次比赛的评审团由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近 20 位导师组成。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近20位导师对200名复评入围学生进行了分组交流和考察,根据学生们在科学精神、科研素养、探索动力等方面的复评表现,综合评定并遴选出2025年“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的100位正式学员。


高二(1)班 鲍运豪

3.jpg

非常荣欣能够入选“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长路漫漫,我非常热衷于对科学研究的探索。在第二届世界科学智能大赛中,荣获“未来新星”奖;在同济大学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此外,还获得了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二等奖,并入选市级小研究员。能有这些成绩,离不开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家人们的全力支持。未来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会继续努力,不断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

      

高二(7)班 黄子祺

4.jpg

这一次入选“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我深感荣幸,内心满是激动与感恩,感谢一直以来老师对我的指导和家长的支持。

从初二到高二连续 4 年担任青少年科学院市级、工程院区级小研究员。在校内外积极参加各项科创活动与比赛,经少科院、科学社培训实践,凭《住宅烟道导流片的研究》等作品,拿下 8 个科创奖项。身为少科院第五届理事会理事,我深感科研既是挑战,也是成长的阶梯,未来我会继续秉持严谨科学的态度,赓续前行。      

   

高一(10)班 肖仪潇

5.jpg

入选“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我深感荣幸,也充满感激。这份认可不仅是对我过去探索的肯定,更是一份激励,让我更加坚定地在科学道路上继续前行。

作为科研后备力量,不仅需要筑牢数理基础、深耕专业知识,更要具备突破常规的勇气与仰望星空的探索精神。这种对理论与实践辩证关系的理解,让我在学业与科创实践中齐头并进。今后,我将以更严谨的态度投入科学探索,在理论积淀与创新实践中实现新的突破。

同学们取得的成绩既源于他们日常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奋斗,也体现了学校在“英才培育”行动纲领的指导下,以“一轴八案”为核心,积极推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工作取得的成效。上海市行知中学始终将培育学生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奉为核心使命,未来也将矢志不渝践行 “真人教育” 理念,倾力构建集科创学习、实践探索、成果展示于一体的立体化平台,让每一颗创新的种子都能在科学沃土中茁壮成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