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zrw
教师培训

从创造教育到英才培育:行知中学这场开题会,探索拔尖创新人才“一轴八案”战略

2025 03/20

1.jpg

1943年,老校长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提出了创造教育,强调教育应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主张“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倡导将生活实践与创新精神融入教育过程。2024年4月,上海市行知中学发布了指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英才培育”行动纲要。

一年时光,上海市行知中学在“英才培育”中硕果累累,立项了6个市级课题,分层分类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个领域获奖300多个,为北大、复旦和交大输送了20多名优秀学子,教学相长,学校一门学科立项为上海市先导学科高地,并有2个高峰计划和2个攻关计划,一名全国优秀教师、一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这些成果为这场市级课题开题论证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专家引领下,我们迎来了此次市级课题开题会。

会议介绍

2025年3月18日下午,上海市行知中学市级课题《面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普通高中“英才培育”路径设计与实践研究》开题论证会在学校第八会议室隆重召开。此次开题论证会由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科研室副主任姚敏娇主持,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代蕊华、上海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卢广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健、上海市奉贤中学校长林春辉担任指导专家,上海市行知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沈伟,以及学校校级领导、科室主任等参与了此次论证会。

2.jpg

PART.01市级课题汇报在

开题论证会上,课题负责人沈伟校长深入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指出当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四大关键问题:培养连续性不足、差异化培养不到位、缺少对非智力因素的关注以及未形成有效的评价标准。为应对这些挑战,学校依托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提出了构建“一轴八案”培养框架、建立“动态进出、跨类转向”机制以及重塑育人生态的研究思路。沈校长还详细介绍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和计划,强调学校将通过一系列行动方案,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3.jpg

PART.02专家指导

上海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卢广华从学校管理角度提出人才培养四大要点:一是强化组织推进机制,建议为“八大行动”设立专项小组并由专人领衔,通过课题驱动确保方案落实;二是构建贯通式培养通道,既要打通初中至高校的纵向衔接,也要拓宽拔尖人才维度,在侧重科创的同时兼顾艺术等多元创新领域;三是注重非智力因素培育,将心理素质、生活能力等纳入选拔培养体系,开发专业量表优化人才评估;四是实施差异化培养策略,通过个性化方案促进多元成才,同时优化成果评价体系,建立涵盖高考成绩与综合素质的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评价标准。此外强调师资队伍建设的延续性,需形成稳定的特色教师团队支撑持续发展。

4.jpg

上海市奉贤中学校长林春辉校长肯定了课题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强调高中阶段是创新素养培育的关键环节,建议从三方面优化机制:一是明确“八大行动”实施路径,需面向全体学生找准着力点,建议结合学科特质重点打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核心场域,强化思维训练与时间保障;二是推进课程系统化改革,将科创深化与研究性学习融入课程,注重学术能力提升与过程性评价;三是完善跨学段协同机制,打通初高中高校链条,针对“一人一策”建立案例库支撑个性化培养,同时以行动研究细化培养路径,形成可落地的拔尖人才贯通式培养模式。此外,重视学科聚焦与成果转化,通过系统设计和师资协同真正构建长效育人机制。

5.jpg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健强调了两点,第一,重视分层培养,当前强基竞赛提优行动要考虑资源的投入产出以及培养路径的“兜底”保障,深化基础教育与科研院所合作模式,完善多元路径实现人才分流培养,最终形成政策期望、个体潜能与社会需求相协调的培养生态。第二,重构评价体系与协同机制,重视家长及学生群体的实际反馈而非单一学校评价,建议建立高中与高校的成长追踪机制,为学校完善和调整方案提供依据。

6.jpg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代蕊华院长认可课题逻辑清晰、实践性强,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提出完善研究的具体建议。首先,要强化理论支撑与政策衔接,突出陶行知创造教育理念,与《教育强国建设纲要》拔尖人才战略形成呼应;聚焦“行动研究”的方法论特点,区别于高校的理论研究范式,要基于行动又服务于行动。其次,要注重合规性与路径创新,可以在现有政策框架内探索集中或分散培养模式;关注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类型人才素养的体现,要思考如何真正体现“面向人人”的理念。最后,要完善管理机制与工具创新,构建校长领导下的跨部门协同管理体系,整合课程建设、师资培养、文化浸润等要素;在评价工具的设计上可以有一些创新,如融合多种工具;建立动态案例库,重点追踪贯通培养典型案例,特别是失败案例,同步关注培养过程的社会认同度,建立家长参与式评价体系,平衡政策导向与个体发展需求。

7.jpg

PART.03课题展望

最后,沈伟校长对专家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进行了回应。上海市行知中学始终将教育科研作为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的指引,本课题的推进将全面赋能学校“一轴八案”行动蓝图,既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又通过阶段性成果反哺实践创新。学校将以此为支点,立足学生实际和培养目标,不断完善“英才培育”的各项行动,建立分层分类培养体系,开发个性化成长支持方案,实现拔尖创新人才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突破性发展,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行知智慧。

8.jpg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