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集锦
gu   shi   ji    jin
育才学校创办之始

 

1939年夏天,陶行知先生在北温泉主持生活教育社暑期共学会。当时吴玉章同志正在北泉休养,他们早在19382月出席伦敦“世界反侵略大会”前就认识了。这次,陶先生向吴老谈起了招收难童创办育才学校的计划,他愤慨地讲了国民党政府的阻扰、刁难,也讲了一些达官贵人、富商巨贾对难童中人才幼苗的压抑,然后接着说:“我办育才学校的目的是在于培养人才幼苗,使得有特殊才能的幼苗不致枯萎,而能够发展。”陶先生创办育才学校的计划,得到吴玉章的热情支持,随即成立了育才学校筹备处,由生活教育社社友、共产党党员王洞若协助陶先生制订办校计划;委派马侣贤负责筹募经费和租借校舍;请陆维特组织选拔测验组,分赴各儿童保育院、孤儿院等难童机构,择优选拔具有某种特殊才能的儿童入学。

1939720,育才学校借用北泉小学校址正式开学,第一批到校的学生有40余人。731,邵力子、邹韬奋由卢子英陪同,专程到北泉分别为育才师生作了报告。嗣后,育才校址定在草街子古圣寺,师生陆续进行搬迁,10月初迁完。到年底,学生增至近百人,设有音乐、戏剧、美术、文学和社会科学五个组,以后又增设自然科学和舞蹈组,学习专业知识,称为特修课。同时又按学生的文化程度,编成不同年级,学习语文、数学、英语、常识等文化知识,称为必修课。校内有教职工约60人,中共中央南方局特派延安马列学院毕业生、共产党员廖意林来校工作,后担任支部书记。陶校长与中共育才地下党支部亲密合作,聘请了贺绿汀、章泯、艾青、陈烟桥、魏东明等许多专家、学者到校任教。

学校生活很艰苦,但民主气氛很浓。讲民主、爱科学、钻艺术、学文化,师生团结友爱。开办不久,学生就有了明显的进步。这就是刚创办时的育才学校。

 

摘自《陶行知故事集》上海书店出版 19914月第一版 龚思雪 彭洋 吕长春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