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xin   wen   bao    dao
“鉴往知来 让生活更美好”——上海市陶行知纪念馆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系列活动


5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运城博物馆时强调,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上海市陶行知纪念馆结合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Museums, 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在5月18日面向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纪念馆工作委员会、全国各陶研学校、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单位开展“鉴往知来 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系列活动,利用数字化课堂、展览宣传、红色档案赋能等方式,大力推进文物活化利用进程,让文化有根,文明有源,活动共有约1.2万人次参与。

数字化课堂:《文物背后的故事-从一把剃头刀说起》

纪念馆基于宝山区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探索,利用数字孪生课堂,依托智能演播室与数字教室构建的全感知、全连接、全场景、全智能的数字空间,实现陶行知纪念馆教师和学校学生的全场景互联互通。

 

教师在演播室直播主题讲座《文物背后的故事——从一把剃头刀说起》,学生利用教学机观看并互动,实现虚实融合的课堂新样态。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陶行知先生的治家思想,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课程回放二维码与链接:

 

https://s.menco.cn/32AJzu

展览宣传:唱片《小先生》

2023上海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在上海玻璃博物馆举行,陶行知纪念馆在“博物馆赋能美好生活——宝山文博场馆精品展”中围绕“人物传记”板块,将陶行知先生在创办山海工学团时期交付给上海百代公司录制的一张唱片向观众面对面进行展示,唱片中收录了由陶先生作词的《小先生歌》《锄头舞歌》《镰刀舞歌》等曲目。陶先生用歌曲的方式,让自己的教育思想传的更远更广,在歌曲中感悟信仰和力量,在传唱中激发奋斗和热情。

 

陶先生用歌曲的方式,让自己的教育思想传的更远更广,在歌曲中感悟信仰和力量,在传唱中激发奋斗和热情。

 

红色档案赋能:陶行知出访时所使用的皮箱

保管好、利用好红色档案,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具有重要意义。陈列在陶行知纪念馆的这只皮箱,在两年零一个月的时间里,陪伴陶行知先生去往英、美、法等28个国家和地区,奔走25万余公里,见证了陶行知先生为了中国的抗战事业到处奔走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承载着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抗战到底的行动和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铭记光荣历史、坚定理想信念,利用文物推动全社会增强历史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纪念馆的光荣使命。让保护与传承并存,让创新与发展共进,努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

 

撰稿:张文博

审稿:周晓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