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教学活动

第六讲 苏轼2

第六讲        苏轼(二)

一、教学目标

1.研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初步了解苏轼词的豪放的特点。

2.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动口动笔的习惯,锻炼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

设计问题启发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来体验和感受苏轼词的特点。必要时适当点拨——将教师带动、学生主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结合起来。

三、重点难点

1、正确把握和鉴赏词人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通过对周瑜的赞美表达的壮志未酬的情怀。

2、鉴赏体悟词人在《定风波》中所表达的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和超脱的人生观。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苏东坡在玉堂时,有一个幕士善于歌唱,苏轼就问:‘我的词和柳七的词比起来怎么样?’回答说:‘柳郎中的词,只应是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的词,必须是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由此可见,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充分体现其豪放特点的代表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鉴赏《念奴娇·赤壁怀古》

1、朗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2、分两组分别鉴赏诗句,写一段50字的鉴赏文字。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

(2)“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句

3、学生交流自己的文字

4、教师小结:

上片诗人将眼前的乱山大江写得雄奇险峻,渲染出古战场的气氛和声势,尤其是同学们鉴赏的第一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浪涛翻滚的壮丽景象。下片极写周瑜从容潇洒,指挥若定,突出他的风采和才能,正是为了表现诗人内心的苦闷和矛盾。

5、一起吟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鉴赏《定风波》

1、散读《定风波》

2、进行诵读比赛,感悟作品的感情基调

3、讨论:这首词中最能表达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为什么?

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出诗人坦然面对人生中的风雨,经过风雨的洗礼,得到的常常是轻松与平静。表达的是诗人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和超脱的人生观。

4、你最喜欢哪一句?互相交流,把握各句与主旨句的关系。

5、诵读《定风波》



青浦区教育信息网 | 奉贤区教育信息网 | 金山区教育信息网 | 松江区教育信息网 | 嘉定区教育信息网 | 闵行区教育信息网 | 杨浦区教育信息网 | 虹口区教育信息网
宝山区教育教 地址:宝杨路158号 邮编:201900 电话:021-66592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