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生能力

20151130张皓帆

 

思量“笑而不语”

 

上海市通河中学  高三1  张皓帆

 

“笑而不语”是近年来的一个流行词汇,被应用于各种场合,成为了一种普遍的表情。而笑而不语的背后,体现出一种怎样的心理和态度,值得我们细细思量。

回首且看——

多少文人墨客,在仕途陷入低谷和迷茫时,在阿谀奉承与尔虞我诈的夹缝中,写下看似潇洒明朗却暗含愤世嫉俗的诗篇。他们仿佛带领我们从这个纷繁的世事中剥离出来,坐在那茫茫的星空下,“笑”对这个世界沧桑变化。

反观当下——

多少与世无争的人们,与古贤人一样,以隐忍的韧劲面对厄境,笑而不语,笑叹人生。他们把自己的情感置之于度外,永远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观赏这个世界!——不冷漠,心澄明。坦然面对这个繁杂的世界,不要被这潭淤泥给束缚着,面对世俗的喧嚣,从中逃离出来,找到一处可以诗意栖居之地,悠然享受幽深恬静,过一种洒脱人生。

然而,当这个社会出现种种本不应该出现的道德缺失、人性沦丧的事件的时候,我们还能够这样淡定从容,坐视不管吗?诚然,以委婉含蓄为美,不直接指出别人的问题所在,给他人留有余地,固然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但是,如果面对“恶”,全社会都冷眼旁观,本该愤怒,却无怒气,只得无奈一笑了之,恐怕这绝不是含蓄和矜持了。你我都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沦为后人的笑柄。

此刻此笑,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态度!

任由负能量在人心之间、在社会中肆意的滋长与传播,任由其发展,如同毒瘤一样,使得危害程度日益加剧,危害范围日益扩张。而人心却处于一种麻木不仁,或是“与我何与也”的自私状态里妥协,唯唯诺诺,避祸以求自保,丧失了对世间不平、不顺说“不”的勇气,这是何其哀也之事!

笑而不语,不能成为中国人的集体表情。人们会被自己营造的“和谐感”蒙蔽双眼,麻木心灵,扭曲是非、颠倒黑白!

总之,笑而不语可以带领我们走向一种淡泊明志的境界,在逆境中享受愉悦,在浮躁中享受安宁的禅意,享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美好;而在触及道德、人性等原则性的问题时,我们岂能笑而不语!抱以一种主人翁的担当的姿态, 尽自己的一份社会, 传播正能量,这个时候,你大可以直言不讳,甚至可以怒而言!

 


青浦区教育信息网 | 奉贤区教育信息网 | 金山区教育信息网 | 松江区教育信息网 | 嘉定区教育信息网 | 闵行区教育信息网 | 杨浦区教育信息网 | 虹口区教育信息网
宝山区教育教 地址:宝杨路158号 邮编:201900 电话:021-66592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