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应急“战斗力”!
——淞谊实验携手友谊路红十字会为教师紧急救护培训赋能
为增强学校教师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护能力,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安全,3月21日下午,淞谊实验两校区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参加了学校安全工作专题培训(二)——紧急救护培训。本次培训活动获得了友谊路红十字会的大力支持,为教师们提供了专业且实用的急救知识。
培训伊始,淞谊实验学校副校长姚伟良强调,学校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而紧急救护能力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意外情况随时可能发生,教师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不仅能够在关键时刻挽救学生的生命,还能为后续的专业医疗救治争取宝贵时间。他鼓励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贡献力量。
随后,友谊路红十字会专职干部鲁劲言带领专业团队开启了本次培训的专业授课环节。培训由陈莹担任主讲,牛绿源、金燕担任助教。陈莹凭借丰富的急救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现场演示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为教师们讲解了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气道异物梗阻处理等紧急救护知识和技能。
在心肺复苏(CPR)培训环节,陈莹详细介绍了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如何判断患者的意识和呼吸、如何正确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她利用模拟人进行现场演示,让教师们更直观地了解操作要领。随后,教师们纷纷上台进行实操练习,牛绿源和金燕在一旁耐心指导,纠正教师们的操作姿势和手法,确保每一位教师都能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技能。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培训同样备受关注。陈莹向教师们介绍了AED在心脏骤停急救中的重要作用,详细讲解了AED的操作流程,包括如何快速获取AED、如何按照语音提示进行电极片粘贴和除颤操作等。她通过模拟场景演示,让教师们清晰认识到AED在紧急时刻的关键作用。
气道异物梗阻处理培训环节同样精彩纷呈。陈莹通过生动的案例,向教师们展示了气道异物梗阻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并详细讲解了针对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方法。她现场演示了不同人群的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手法,让教师们直观了解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式。
整个培训过程中,教师们学习热情高涨,认真听讲、积极提问、踊跃实践。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培训,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急救知识和技能,特别是CPR、AED使用和气道异物梗阻处理,还增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信心和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此次紧急救护培训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定期组织各类安全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为打造平安校园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办:上海市淞谊中学信息组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密山路100号
电话:021-56691730 传真:021-5669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