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
上海市吴淞中学作为“全员导师制”试点学校,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相关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全员导师制”试点探究,通过建设一支高素质、多层次、跨学科的导师队伍,形成针对个体需求的学习指导规范,建设一批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导师课程,搭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生涯教育平台,鼓励一位成长导师协同一位生涯教师与所带教的学生一起进行三方“会谈”,共同制定“提升”计划或者“改善”计划,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育德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成长。
一、实施原则
1.基于高中学生发展需求
高中阶段学生处于一个特殊的人生发展期,他们的个性化开始彰显、社会化开始形成。学校的教育必须从学生身心特征和发展需求出发,不仅要开展普适性的教育活动,更要关注他们个性化的需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
2.整合学校资源系统推进
“全员导师制”的推行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基于学校原有基础上顶层设计,系统开展,有效推进。我校近年来持续推进全员家访,打造道尔顿工坊、观澜书院、宽正体育等平台,实施个性化生涯教育,为全员导师制的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3.家校合力
现代社会家庭关系的不和谐,如单亲家庭增多、夫妻关系紧张、家庭矛盾突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心理都在急剧变化,不和谐的家庭关系让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他们更容易产生心理生理问题。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发挥育人作用。
二、主要做法
1、科学构建导师队伍
学校在原有基础上着力构建一支由成长导师、生涯导师、首席导师组成的导师队伍,强化全员导师制推进基础,确保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全体教师原则上都要担任学生导师,暂时不适合做导师的教师,由学校加强培训,在达到导师条件后承担导师职责。
成长导师:夯实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基础 多方面关心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到“四个一”:每学期与学生进行一次谈话,开展一次家访,与学生共读一本书,完成一份导师手册。
生涯导师: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有针对性开展学生特长培养、研究性学习,满足学生个性化、可持续发展需求。每学期做到“三个有”:有生涯导航课程,有研究性学习活动,有生涯导航教育成果。
首席导师:引领导师团队发展 推选专业能力突出、擅长开展学生思想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为首席导师,积极组建导师学习团队,发挥引领作用,开展青年导师的培养工作。
2.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必修课程实施过程中,在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备课基础上,导师们根据所在班级以及学生个体实际能力开展教学。学校制定了学科作业设计和布置规范,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作业布置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指导,防止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同时要求针对特殊情况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作业布置和评价。
选修课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由选择课程,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开展职业生涯学习与探究;导师根据学生的“软肋”或者“长处”,制定可观察、可评估、有时限的短期计划。小班化的授课方式,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充分的针对性指导,真正获得个性化支撑。
3.开设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导师课程
依托强大的导师队伍,积极开发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地满足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成长的课程和活动:实用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艺术型课程、社会型课程、企业型课程、事务型课程,引导学生对了解自己、探究自己、发展自己。在课程学习探究中导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进一步加强,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4、创设“个性化”学习环境
充分利用学校道尔顿工坊、观澜书院和宽正体育馆等平台,让导师与学生在不同场域多维度学习成长。完善导师课程实施的场地、设施保障,依托在“道尔顿工坊”与“观澜书院”两个实施平台开设几十个工作室,为全员导师制常态化运行提供了硬件保障。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研发了导师课程选课平台,全体学生通过网络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导师和课程,使学生的自主权得到满足。4、创设“个性化”学习环境
5、探索“个性化”学习评价
导师引导学生关注的过程性评价,在学习中体验了什么、收获了什么,遇到了什么烦恼、压力和困难,并且让学生有意识记录下来日常数据与感受,不能解决的与导师分享。导师根据学生的过程记录和评价给予个性化指导,与学生一起分析研究,共同解决问题。学期末导师会根据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给予评价。
6.深入开展“百名教师访千家”
工作中发现,一些行为偏差学生往往最初表现为成绩的下降,继而表现为行为举止的偏差,家长往往不理解反而进行责骂,而真实的原因是生活给予他们难以承受的“压力”。对此,学校积极开展“百名教师访千家”家访活动,全体教师走进学生真实生活,开展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与家长真诚交流,探寻解决学习、行为偏差学生的突破口。
三、取得成效
1.导师制让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多彩
全员导师制的实施助推学校特色课程开设,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学校在原有十几个校本特色课程基础上,根据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增开了四十多门选修课,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大赛、艺术文化节等校园文化活动,帮助学生充分释放压力,发挥特长,展现自我。同时针对学生提出的“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不足”问题,导师们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能力在传统社会实践活动基础上,带领学生开展“人人都是志愿者”主题活动、暑期挂职锻炼活动、高中生职业生涯导航活动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高中生活的多姿多彩。
2.导师制让学生的学习获得个性化支撑
在高中阶段工作中,我们遇到的最大难题往往是学生学业压力过重,无暇发挥个性特长,甚至严重困扰身心健康。成长导师积极发挥学科教学作用,根据学生特点,分年级、分学科细化作业布置要求,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针对在家访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学习特别困难、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积极采取行动开展帮困助学工作。生涯导师根据学生特长,积极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社会调研等研究性学习,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在导师们的关心关爱下学生的学习获得个性化支撑。优秀的导师、丰富的课程培养出了世界冠、亚军(方舟模型),并获得“明星社团称号”;头脑奥林匹克课程学生获得全国赛一等奖19人次,二等奖5人次,三等奖9人次,获市级一、二、三等奖近百人次。有多位同学获得“明日之星”称号,有数十位同学上海市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一等奖,成为上海市青少科学社高级会员,在明天小小科学家比赛中斩获大奖。学生调查的课题走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进行现场直播。
3、导师制让学生的家庭生活更和谐
全体导师走进学生家庭,深入了解学生生活,畅通与家长沟通渠道,针对学生特点,个性化开展家长的高中生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生涯发展等多方面的家庭教育指导。学校特别规定了针对特殊学生群体的“五个重点访”即:单亲家庭、父母不在身边、家庭困难、身体残疾、行为有偏差等情况的学生必须优先重点进行家访。通过与父母交流,推动矛盾各方在关心孩子健康成长,促进孩子学业进步上达成一致,形成教育学生的合力,取得一定成效。
支撑每一位学生全面个性发展,助力每一位教师育人育心。学校将通过“全员导师制”的实施进一步增强全体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助力学生在高中阶段拥有真实的获得感、成就感,从而提升幸福感,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树立理想信念和促进终身发展提供全面支持,为党和国家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
首席导师解读方案
成长导师谈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