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5347399454135.jpg

奋斗之路,进取中国

2023

09/08

——奋斗移动美术馆美育进校园巡展活动纪实

    弘扬奋斗精神,砥砺奋进新时代。为进一步宣传红色党史,助力师生学习党史,感受信仰力量,接续奋斗精神,我校在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领导和组织下,积极参与“奋斗之路,进取中国”——奋斗移动美术馆美育系列巡展。

9月7日,一辆红色大巴定制打造为沉浸式“奋斗移动美术馆”走进庙行实验校园,展出一系列红色经典画作,打造年轻化、互动性、体验性的创新美育方式。“移动美术馆”内依靠光和影营造整个空间的新奇与故事感氛围;与画作结合,通过投影及配音方式,让画中的经典奋斗人物“活”起来,跟学生进行简单互动对话;在每个展示区域,设置一个小机关,通过引导学生触发机关,开启不同区域的观 展内容体验,可读、可听、可看,展现上海教育百年红色“奋斗之路”。


本次巡展呈现了形式新颖的红色艺术课堂,学生们收获颇丰,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感想吧!

老师带我们参观了一个主题为“城长之路 进取中国”的画展。它竟然是在一辆移动的大巴车上的,它通过投影及配音方式,与画作结合,让画中的经典奋斗人物“活”起来,最神奇的是它还能跟我们进行简单互动对话。我们可以通过互动装置,倾听画中人的“奋斗金句”,开启不同区域的观展内容体验。一系列展现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经典美术作品连缀成跨越百年的奋斗历程,在大巴车内空间淋漓展现,尽显方寸天地的艺术魅力。在讲解老师的解说中我对于这些美术作品的理解更为深刻了,也更真切地领略了百年红色“奋斗之路”。

——三(1)班 柳天婕

 

 我参观了一个画展,这个画展非常特别,是开在一辆大巴车上的,并且里面的画都是用电脑画出来的。那些画都很漂亮、很精美。其中有一副画令我印象深刻,这幅画画的是两个在高楼大厦外面擦玻璃的叔叔,画的名称里把这两个叔叔写成了蜘蛛侠。他们绑着安全带,身上挂着水桶,有趣的是画里的水桶还在晃动呢。我觉得这幅画非常有创意,也很有趣。除了这些有趣的画,展览里还有两个屏幕,用手点一下就会开始介绍建筑物,这让我感到很新奇。看了这个展览之后,我觉得现在科技很发达,电脑竟然还能画画,而且比用笔画出来的更加生动,以后,我也想试一试用电脑来画画。

——三(2)班 李宥诚

 

今天老师带我们参观了一个特殊的画展-----移动美术馆。这个画展的主题是“城长之路~进取中国”。一进展车,我便看见了琳琅满目的绘画作品:有国画、布面油画、木板油画、水彩画、应有尽有!一件件美丽而精致的作品吸引了我的眼球,但更令我叹为观止的是一副叫作《日出东方》图,它是一幅布面油画。这幅画十分逼真!这幅作品描绘了外滩附近浦江两岸的日出景象,蓝紫色的标志性建筑轮廓耸立在橙色的晨光中,反射的天光将城市倒影在浦江水面,霞光万丈,仿佛整个上海都在迎接新的一天。整幅作品笔触生动、配色完美,充分的表达了画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看到这幅画,我内心澎湃,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美好的期待!通过这次观展,我不仅体会到了大千世界的美丽,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使我受益匪浅!

——三(3)班 陈钰涵

 

我觉得“移动的美术馆”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将旧的巴士改成美术馆,同学们不用出校门就可以参观到美丽的图画,不仅省了来回美术馆路上的时间,还不用预约排长队,真的方便极了。旧巴士可以再利用改成移动的美术馆,这让我想到生活中很多旧的东西也是可以再利用,只是我们没有很好地思考、没有发现它的其他用处。我以后要多动脑筋思考,多想一点绿色环保的创意,让更多的旧物品循环利用起来,做一个环保小达人。

——五(1)班 孙梓轩

 

今天上海流动百代艺术馆来到了我们的学校,我们都很好奇为什么这个艺术馆是建在大巴上的。进去一看才发现这是一个专门讲上海的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传承与弘扬的流动型艺术馆大巴。虽然大巴的空间有限制,但展示的方法非常有趣,很值得一看。其中有一幅画令我印象深刻。那是程十发在1959年创作的《海上大学》画作。这幅画描绘了扫盲时期渔民们在海上读书的画面,非常的生动形象。这样的画作不仅可以展示,而且都拥有丰富的历史背景,每一幅画的背后,那一个奋斗的故事都令人敬佩,感慨。上海流动百代艺术馆——一辆大巴载着几十幅画作的新型方法使上海的红色历史,江南历史,海派文化都融入了市民的日常生活。这种沉浸式观展方法非常新型,让我们能更近距离了解红色文化,弘扬奋斗精神。

——五(2)班 周歆涵

 

今天,我们班参观了“奋斗移动美术馆”,这次美术馆的主题是“城.长”,寓意着人与城市和谐共生,一同成长的繁荣生机。展览以艺术方式延续新时代奋斗精神价值,用艺术语言讲述人民“人民城市”内涵的精神价值。

我看到的第一幅作品是由田学森画家画的《日出东方》,这个作品描绘了外滩附近浦江两岸的日出景象。蓝紫的标志性建筑轮廓耸立在橙色晨光中,反射的天光将城市倒影在浦江水面,霞光万丈,仿佛整个上海都在迎接新的一天。整幅画作笔触生动,用色大胆,表达了画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期待。我觉得整幅画颜色非常和谐,给人非常舒服的感觉。

还有《都市蜘蛛侠》,强烈的视觉冲击有力的刻画了这群特殊的劳动者,体现了画家的人文关怀。

——六(2)班 陈昱安

 

我想感谢我们学校给我这个机会参加美术馆,让我了解了更多,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参与各种活动。

今天,我们班参观了“奋斗移动美术馆”,这次美术馆的主题是“城.长”,寓意着人与城市和谐共生,一同成长的繁荣生机。展览以艺术方式延续新时代奋斗精神价值,用艺术语言讲述人民“人民城市”内涵的精神价值。

我看到的第一幅作品是由田学森画家画的《日出东方》,这个作品描绘了外滩附近浦江两岸的日出景象。蓝紫的标志性建筑轮廓耸立在橙色晨光中,反射的天光将城市倒影在浦江水面,霞光万丈,仿佛整个上海都在迎接新的一天。整幅画作笔触生动,用色大胆,表达了画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期待。我觉得整幅画颜色非常和谐,给人非常舒服的感觉。

还有《都市蜘蛛侠》,强烈的视觉冲击有力的刻画了这群特殊的劳动者,体现了画家的人文关怀。

我想感谢我们学校给我这个机会参加美术馆,让我了解了更多,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参与各种活动。

——六(2)班 陈可馨

 

伴着暖暖的阳光,徐徐的微风,我们参观了移动美术馆,展览以艺术方式延续新时代奋斗精神,用艺术语言讲述“人民城市”内涵的精神价值,以诚挚画笔描绘“人民城市”建设的迤逦画卷,弘扬城市精神,共建人与城市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踏进移动美术馆,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幅幅著名的画作,其中有一幅画作深深吸引住了我,它是著名画家丁筱芳和丁阳共同创作的国画《一江一河展新貌》。它给上海披上了绿装,展现了上海青山绿水的样子。它将上海的全貌“一江一河’’、外滩、浦东都描绘了出来。站在这幅画面前,我仿佛真的看到了上海美丽的景色。

    这次参观移动美术馆,真是收获颇多。

——七(4)班  秦晓彤

 

踏入“艺术的大门”,走进“时间的长廊”,映入眼帘的是上世纪作品《桃花春色》,亦或是充满科技感的新时代画卷。主题为以诚挚画笔描绘“人民城市”内涵的精神价值和建设的迤逦画卷,弘扬城市精神,共建人与城市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其中,现代艺术作家李根先生于2021年所创作的《都市蜘蛛侠》吸引了我,主要描述了默默付出的“都市蜘蛛侠”工作在都市的天际线上,清洁城市的面孔。这是一件写实作品,构图由近及远,背景中隐约可辨的上海中心大厦,证明了高空清洁工正在劳动的高度,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刻画了这群特殊的劳动者,体现了画家的人文关怀。了解到这些伟大的劳动者们每天都工作于危险的环境中,我对他们由衷敬佩。

——七(4)班 张紫萱

 

循着太阳的气息,随着大家的脚步,我踏进了“美术馆的大门”。大巴颜色采取了中国的暖色调。进入大巴的那一刻,仿佛时间停止,我沉浸在艺术世界里无法自拔。那副印入我脑海里的是画家颜文樑的油画作品《上海中苏友好大厦落成》。它描画了一个上海地标建筑,由中西文化结合,城堡的顶端还矗立着一个红星。大厦于1955年3月建成,具有时代特征,气势恢宏。通过严谨的透视和色彩表达,展现了大厦雄伟壮丽的景象。建立中苏文化大厦花费10个月时间,经过极端天气与技术难题的考验,成为上海一个建筑史的奇迹。本次展览主题“城.长”,寓意着人与城市的和谐,共同成长的繁荣生机,以艺术形式延长新时代奋斗精神,弘扬城市文化,共建美好家园。

——七(4)班 谢欣珈

 

今天我参加了“城市移动画展”,这是一个致力于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城市文化的主题画展,画展分四个部分,上海变革、上海人物、上海地标和上海生活,每一部分都充满趣味与意义。

首先我了解到中苏双方友好大厦落成,这是双方共同创造出的大奇迹;在我看到画中的红瓦弄堂时,不经感慨中国传统在人们心中的渐渐消逝,对比现在的高楼大厦,从前的弄堂虽然显得不怎么宏伟,但却满载从前的记忆;再到从前的外滩,黄浦江上帆船的船帆摇曳,这是城市的历史,也是城市的现在,更是城市的未来。漫步在一江一河的两岸,感受着风吹在脸上,心中的惬意冉冉升起。

经过这次参观,我对城市有了更新的了解,更坚信上海乃至中国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八(2)班 王欣妍


 

今天我们有幸参观由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主办的城市移动画展,此画展大致分为四部分,分别为城市变革,城市人物,城市地标和城市生活。让我印象深刻的有李咏森先生所绘的《外滩风景》,我仿佛跟随李咏森先生的笔触漫步于一江一河两岸,看万国建筑,雄辉屹立,又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繁荣,外滩生动诠释了人民城市的理念,这是上海的过往,也是上海的现在,更是上海的未来。

抬眸望见一片弄堂,这是杨艳画笔下的《家乡》,弄堂上海文化的机理,但随着年代的发展,弄堂逐渐减少,慢慢地变为留驻乡愁,时光的拓片……

曾经的沧海变为如今的桑田,曾经的逝去变为如今的繁荣,在时代的巨变下,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城市移动画展,以艺术形式展现上海的变迁,更以此延续出新时代的奋斗精神。

这正如车身的标语是“城长之路,进取中国。”

——八(2)班   胡瑞

 

本次红色宣传活动丰富多彩,全景展现上海教育的红色底蕴与信仰传承,视觉化地呈现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让红色文化在学生心中浸润、扎根、传播、传承。

撰稿:李清露

                                                  摄影:各班班主任

                                                   审稿:孙默 瞿飞

                                                       编辑:严依

                                                  微信制作:姚慧琳

1694951705661534.png

1694951727987836.jpg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