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元整体 落实提问阅读策略
2019
10/09
金桂飘香,秋意渐浓,10月9日下午,区小学四年级语文本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在宝山区庙行实验学校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单元整体视域下提问策略单元目标定位与教学策略。”在教研员王晓荣老师的带领下,全区320多名语文教师齐聚一堂,共同聆听智慧的声音。
活动在主持人——庙行实验学校教导主任严维莉老师的开场语中拉开序幕。
首先,来自嘉华小学的苏静老师为我们进行了单元教材解读。苏老师梳理了本单元在小学阶段阅读策略单元中的定位,并提出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细化单元语文要素,让教学目标更具体,更具操作性。另外,她还详细解读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在落实“提问”这个语文要素时,所要把握的不同的教学重点。《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局部和整体大胆提问;《蝙蝠和雷达》重在细化提问的角度,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提问;《呼风唤雨的世纪》引导学生学习筛选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蝴蝶的家》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提问的策略方法,并尝试解决问题。
活动的第二个板块,由庙行实验学校周静老师执教统编教材四年级第一学期提问策略单元的第一篇童话故事《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第一课时。课堂呈现精彩且真实,周老师结合单元教学目标,以读入手,以问促悟。让学生们在静心阅读思考后,提出自己真实的问题;然后借助课后的问题清单,引导学生理解提问可以针对部分内容,也可以针对全文。在理解提问角度的基础上,同学们在小组的交流合作中,对小组内的问题进行分类梳理,初步理解了提问的这两个角度,学生们自主提问的意识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建立了起来。
课后,庙行实验学校的严昕凯老师对本课进行了教材解读,同时对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与大家进行了分享。严老师认为《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学习提问策略的首篇课文,第一课时应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和小组交流中培养主动提问的意识,第二课时应着眼于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关键问题,体会借助提问策略进行阅读的好处。
接着,淞南中心校的季涵艳老师对《蝙蝠和雷达》一课进行了教材解读。 针对沪教版三年级已经学过这一课的现状,老师们到底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在本次活动之前,高境科创小学的周雅婷老师和嘉华小学的苏静老师,对本课进行了多次的教学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季老师指出我们要将教学重点落在尝试让学生进行多角度提问;将教学难点落在指导学生尝试提出写法角度的问题,并运用课后给的片段初步尝试从多角度进行提问。
活动第三板块,由上附实验学校的徐彬老师对《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进行了教材解读。徐老师提出本课教学着力于在阅读过程中尝试从不同角度提问,并给问题分类,学习筛选问题的方法。通过对筛选出来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材解读之后,上附实验学校的李淑媛老师进行了《呼风唤雨的世纪》课堂教学实践。课堂上,孩子们将自己的问题写在了一张张便贴纸上,贴在了课文的相应位置。在李老师的耐心引导下,在“提问小博士”的帮助下,孩子们从“课后问题清单”中得到了启发,通过小组合作筛选问题,筛选出对课文理解有帮助的问题,以及引发大家深入思考的问题,为第二课时理解文章主旨打好了基础。
精读课文的教学需要仔细分析,认真研讨,略读课文同样不能忽视。大场镇小学的姚琪老师对《蝴蝶的家》一课同样做了精彩的解读。《蝴蝶的家》是学生将之前三课学习到的提问策略尝试着进行综合运用的一篇略读课文。因此,姚老师认为在本课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读课文,提出问题,再试着把问题分类,选出最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并尝试解决。
活动的最后,教研员王晓荣老师对组织承办这次活动的各位老师和各个单位表示诚挚的感谢,并以“单元整体视域下的教学实施策略”为主题进行了微讲座。王老师通过细化系统的教学目标、建构促进策略内化的学习过程、设计系统的课后作业三方面详细分析了阅读策略实施的方法和要求,在场的老师都收获了满满的“干货”。
此次活动给每一位四年级的语文教师都带来了一次智慧的冲击,让大家对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建构了以单元为整体的教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