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宝山实验学校

突然的需求 应然地面对

2011

03/02

来源 I 华东师范大学宝山实验中学

 

实然的需求应然地面对

出处:上海市大宁国际小学    作者:徐晓唯

话题展开之前,首先要讲的问题是信任。曾经听过一个演讲,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我们的奖励评优机制背后的价值判断是少数人做得好,大部分人做不好。”换一种说法,我们评选出一批课改优秀教师,是否就意味着其他教师就不优秀了呢?虽然我们会否定这个说法,但是往往现实中需要克服的也是这种怀疑教师的想法。

今天,我们置身于新课改的背景之下,课改权力下放,基层学校拥有更多的课程开发和教师研修的自主权。但在戴上美丽光环的同时,学校也戴上了一个紧箍咒,这就是学校所承担的课改的责任。而留给每个校长最关切的问题是—我们的教师队伍能否胜任这样的使命和责任?

今天谈论的话题是教师的素养,如果空谈教学观念、教学设计、课程开发、现代技术掌握等方面的素养,我觉得并不很充分。因为只要有了勇气、智慧和努力,同时又有学校、区域资源的联动整合,即便现在教师们的这些素养未必都很完善,但我内心充满希望,并对于他们的未来充满信念。所以,我想换一个视角,从实然的需求出发,来谈论应然的问题,即在既有基础上这些教师还需要哪些素养。

素养一:对学科本体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我们一直头痛于如何评价一堂好课,并为此描绘和概括一堂好课的特征及其相关的一些评估标准。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这些评估标准里面应该有一个最基本的标准,那就是教师对学科本体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我们常常会看到相似的场景:一堂低年级的数学课,教师采用了小组合作和任务驱动等符合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也应用了信息技术和学生动手的教学手段,从整个过程来看,教学流程非常顺畅,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活动设计也比较丰富,然而,当被问及“你今天这堂课的主要内容所涉及和需要渗透的数学思想是什么”的时候,教师们往往哑然。

一个好的教师,对于学科本体知识的体认,是最基本的素养之一。以往我们的教师培训,往往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训练和设计操作层面上的教学结构、内容和策略,也就是怎么教比教什么来得更重要,但是,最基本的疑问是,如果教什么的理解出现了偏差,那么再怎么思考怎么教,功效也不会很好。所以,有人说,文学大师来教小学生,他可能未必教得好,但一定不会教得差,就是因为他能够把握住本体知识。

另外,从教材本身而言,教材编写有着一以贯之的思想,教材中的复习内容、新授例题、范文或者练习设计等都是围绕着核心知识展开的。因此,解读教材的第一要点就是解读教材蕴含的本体知识,有了对此的理解和把握,才可能活用教材而游刃有余。

素养二:对课堂生成的预设与对策能力

课程原本的词义是跑道,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结构,就遵循这样的跑道在运作。它关注的是知识从起点到终点如何被讲授和学习的过程与结果。那么以学生

为中心的课堂关注什么呢?新课程改革的最基本理念是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我认为,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最集中的体现就在于关注课堂生成。

今天我们的目光越来越聚焦我们的学生,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认知经验所形成的认知方式、学习风格和智能发展的状态是多元的,实际上这也就造成了教师的教学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与学生认知经验产生矛盾冲突。所以,课堂的动态生成是必然的。

与生成相对应的就是预设,如今的预设并不仅仅是备教材,而必须备学生,也就是要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对某个教学环节或者教学要点上学生可能生成的问题进行预设与对策的设计与研究,这是当前备课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现代教师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预设和生成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预设越充分,课堂生成就越会成为推进教学向深层次发展的重要支点和资源,而随着课堂生成的空间和频率的增加,教师应对的策略和经验也会反过来进一步促进教师下一次的预设,我想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就无外乎体现在这样一种良性循环的过程之中。

素养三:对学生认知和行为的解读能力

曾经聆听学校一位优秀的教师讲述过一个小小细节。一堂语文课,在师生充分互动和对话之后,将文章中“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这一主题升华到顶点,这时,教师灵机一动地说道:“我们是不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如果是,我们一起拥抱一下。”可没想到的是有五个学生坐在座位上没动,当老师询问原因的时候,学生的回答是,“我们没有住在一起,当然不是一家人……”

后来,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写道:“面对这种情形,我差点拿起我作为教师的‘大棒’,说‘我们不是一家人吗?那我不喜欢你了’,虽然这只是一种随性的玩笑话,但当这句话在我脑海闪现并差点脱口而出的时候,我下意识地收住了。现在想来,我很庆幸。学生的独立思维品质是多么难能可贵呀!”

教师每天都要面对一群有着丰富个性和不同经历体验的学生,这些个性会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表现出来。扼杀还是保护这种个性,都只是一瞬间的抉择。如果选择的是保护(实际是很艰难,但很重要的选择),我们就要面对可能存在的各种对教育教学过程的挑战,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积淀对学生认知行为的解读能力。这种能力有赖于教师积累的己有经验,有赖于对学生行为成因的分析和研究的过程,有赖于对学生行为表现背后的心理发展现象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也更有赖于教师课堂形成的教学机智。

素养四:构架和运用知识地图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包括了新课程范式、课程目标和理念、教学行为和手段等一系列变革,从日渐凸显的特征中我们明显感觉到当前学校和教师面对的巨大挑战,而归根结底在于对教师以往形成的传统习惯的挑战。

当前我们越来越关注知识孤岛的现象,以往一本教材,加上教师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基本能够达成知识讲授的目标。但这种封闭性的知识孤岛在面对新课改的一系列变革和要求的过程中就显得力所不逮。所以,我们比以往更注重加大教师研修在内容和形式上的革新力度,也更注重专家和教师之间、教师群体之间不同合作共同体的共建与创新。作为教师个体而言,则需要以开放的视野,能够逐步建立适合个体需求的知识地图。

知识地图的创建与教师的角色有关,并由此衍生不同需求背景下的知识地图。比如班主任,也许需要构架有关班级管理、学生心理、家校沟通等方面的知识地图,作为学科教师,可能要构建课程、教材、教法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地图,而构建知识地图的交点,可以是网络资源和素材,可以是相关书籍,可以是实体存在的学校、同行或者专家,等等。

同时,知识地图是一个客观存在,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说,每个教师都存在知识地图,只是这些知识地图在容量、脉络和发展性上存在诸多差异,而且教师利用知识地图进行搜索和整合的能力也存在差异。

因此,对于教师而言,构架脉络清晰的、具有可生长性的知识地图,并不断提高利用自身知识地图加强知识整合和应用的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重要基础。而这种素养的提升,一方面要求教师开放视野,加强阅读,加强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强学习的思考与反思。另一方面还要求加大教师群体间知识地图的互补和联结。而学校知识管理就必须为促进教师这两方面的共同进步创设机制和文化上的引领。

   当然,谈论教师的现代素养是一个必要而沉重的话题。沉重的原因在于它不仅需要认识和描绘,还必须在学校具体制度、文化和运作机制的建立和创新上去踏踏实实地探索和解决。今天谈论的教师的四点素养,是一个应然的问题,而且这绝对不能完全概括现代教师应有的全部素养,但是,多一些深入的思考,多吸收教师群体优秀的经验,对于后面的践行总是多有裨益的。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