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主题:端午“书P情节
活动目标:
端午节是中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吃粽子、挂香包、看划龙舟,本活动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端午节。整个活动设计先从端午佳节的习俗切入,让学生去寻找端午节的起源故事,动手做香包,以及认识端午节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用毛笔动手写一下这些诗歌;进而让学生在吃粽子之余,关心一下自己,如何让自己吃得更健康,在看划龙船之余,也能体会一下齐心协力的重要性。
活动形式:主题班会
适用年级:二年级
活动准备:
1、收集端午节起源的相关资料
2、制作PPT课件,准备赛龙舟的录像
3、各种香袋以及做香袋的材料
4、有关端午节的诗歌
4、毛笔、宣纸、墨汁等书法用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端午奇缘话习俗
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跟端午有关的知识和风俗都可以说(事先让同学们回家查找端午节相关习俗的资料),以击鼓传花的形式随机上台介绍,也可回答下面的问题。
1、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生动地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种起源故事附后)
(二)做香袋比赛
(老师):同学们,佩香袋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每到那一天,小朋友的脖子上挂上了妈妈为自己做的各式的香袋,心里乐滋滋的: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做香袋,看谁的手最巧,做的香袋最漂亮。将自己做好的香袋送给妈妈或长辈。
:活动前准备:
1、材料:碎布、棉花、香料粉、丝带。
2、工具:剪刀、针线(小学生使用针线不便,改用胶水代替)。
3、将碎布画上自己喜欢的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桃形、动物形等。
4、剪下相对的两片。
5、做法:
(1)用线将三边粘合,留下一边。
(2)塞入沾有中药店买回来的香料粉的棉花。
(3)将最后一边粘合,再加丝带装饰即完成。
学生动手做香包,然后进行评比。
(三)与诗共舞
(老师):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告诉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请各小组表演诗朗诵。
(老师事先布置每一小组自行准备,形式可以自主创设)
(老师):真精彩,同学们能把自己最喜欢的关于端午节的诗歌用毛笔写下来吗?大家一起评一评,哪一个小朋友写的最好,哪一句诗最受欢迎?(评选最佳书写奖,最受欢迎的端午诗歌)
(四)观看赛龙船庆端午的录像。
(老师):同学们,你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龙舟竞渡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龙舟竞渡可说是端午节的高潮。龙舟长10米 多,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现在,我让我们一起加入这一行列。
(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录像。)
(老师):看了刚才的录像,想谈谈自己的想法吗?
同学们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齐心协力,团结一心)
总结:
同学们,老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参与的热情,强烈的表现欲望以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对信息、资料的搜集能力。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老师相信今年的端午节大家一定会过得特别有意思。到时候我们再一起来包粽子,表达一份我们对屈原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