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孩子创造精彩
大场中心小学 沈蓓珏
对《笛声》这篇课文我早已倾心,从学期初刚接到公开教学通知选课题时,当我初读这篇课文后就不能舍n她——散文化的语言凝练隽永,首尾呼应的结构安排让人回味无穷,精心的用词体现出作者非凡的文字功力。这一切吸引着我,诱惑着我,帮助我下定上好她的决心。
爱上一篇课文是容易的,上好一篇课文是不容易的,也许有教学经验的老师都会和我产生同感。这么好的课文,如何让它也能打动孩子的心,成了我研究的动力。我累积了点滴的时间对课文精心钻研,仔细推敲,从全文整体把握到字词处理皆成竹在胸。只有一个地方我困惑了。
“那天工作之后,老木匠和聂守信会说些什么?”这个问题是课文上到近结尾处的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也可以说是整堂课的小小的高潮。那么孩子们会怎么想象老:匠和聂守信的对话呢?他们能说到什么程度?这么说正确吗?如果说不到我希望的答案我怎么引导?……追求完美的我设计了几个问题:在共同的劳动里,老木匠心里会产生什么疑问?他会问聂守信哪些问题?聂守信又会怎么回答,从而使老木匠明白了聂守信想向他学吹笛子的心意,答应:他为徒呢?
第一次试教,我用表演的形式处理这个环节,我亲自扮演老木匠,请一个学生扮演聂守信,以下是当时的课堂实录:
老木匠:孩子,你为什么要帮我做木匠活啊?
孩子:因为我想让你教我吹笛子。
老木匠:吹笛子?为什么让我教你吹笛?
孩子:因为您吹得好啊!
老木匠:你知道吹笛子并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简单?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份苦你能吃得了吗?
孩子:我能。
老木匠:真能?
孩子:真的,我真得想和您学吹笛子。
老木匠:看你这么诚心,好吧,我就收你为徒吧!
不难发现,课堂上,我——老师说得多,孩子说得少。在教学之后,我请试教班级的孩子们展开想象,将“那天工作之后,老木匠和聂守信会说些什么?”用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结果全班几乎把课堂上表演的对话一字不差地记录了下来。我不禁陷入了沉思:这难道是我想要的结果吗?这样写当然不能算错,但是想象都一样等于没有想象。问题出在哪里呢?
第二次试教中,这个环节我将问题提示(在共同的劳动里,老木匠心里会产生什么疑问?他会问聂守信哪些问题?聂守信又会怎么回答,从而使老木匠明白了聂守信想向他学吹笛子的心意,答应收他为徒呢?)省去,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找朋友表演。可是也许是课堂准备时间不够充分,也许孩子有点怯??硌莸貌怀晒Γ?胂蠖曰案?挥星兄兄魈狻2坏靡裕?抑荒苡衷劫薮?野缪萘艘怀 袄夏窘场薄U飧霭嘀?蟮南胂笮椿坝肷弦桓霭嗉断啾认嗖畈淮螅?淄?囊舱即蠖嗍??/SPAN>
究竟这个环节怎样处理才既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又不偏离主题呢?
在试教后的评课中,老师纷纷对这个问题即“那天工作之后,老木匠和聂守信会说些什么?”谈了自己的理解。有老师认为,老木匠也许早就注意到这个每天趴在木工间门口听笛的小男孩了,也许早就猜出了他的心思,所以老木匠说的第一句话并不一定会问:“你为什么帮我做木匠活?”也有老师认为说第一句话的人也并不一定是老木匠,可能聂守信会壮着胆子主动提登肜夏窘辰趟?档炎印??鲜γ堑幕案?宋液艽蟮钠羰荆何业脑ど璨荒芤云?侨???奶崾驹蕉喾炊??苛撕⒆用窍胂蟮某岚颉?/SPAN>
经过思考和权衡,最终我给孩子们的提示是:
孩子没有作声,见老师看傅忙得满头大汗,就把工具一件一件递给他。那天工作之后, (聂守信和老木匠之间会有一段怎样的对话?)
问题开放了,答案也随之开放,质量超出我的想象:
“孩子,你怎么会在这里呢?”
“我每天都会听到笛声,可今天我没有听到,所以我过来看一下。”(现在的老木匠让人感觉不是那么严厉了。)
“你又为什么帮我递工具呢?”
“我过来是,看到您忙得满头大汗,所以来帮你。”孩子接着说,“您吹M的笛声很好听,就像一只会唱歌的,有灵性的小鸟,所以,我想……想……想跟您学吹笛子。”聂守信感觉很不好意思。
老木匠摸摸聂守信的头,和蔼地说:“既然你很想学吹笛子,那我就教你,你可一定要好好学。”
“好的,我一定会的!”聂守信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老木匠说:“孩子,你每天太阳一落山就到我这儿,到底要干什么呢?”
“老爷爷,您的笛声真好听,所以我才每天到您这儿欣赏。老爷爷,您能教我吹笛子吗?”
“可是,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木匠,我能教你什么呢?”老木匠说。
聂守信急忙说:“老爷爷,您就别谦虚了,您吹的笛声可好了,就像有灵性的小鸟!”
“是吗?你真想a?”
“a!”
“a好吧,我就教你吧,你一定要认真学呀!”
“木匠爷爷,您能教我吹笛子吗?我听您吹笛子都听得出神了,很想学会这个本领。”聂守信恳请老木匠。
老木匠笑着说:“你真的很想学吹笛子吗?这可是很难的……”
“我不怕!”聂守信坚定地说,“无论多么大的苦我都能承受,因为我想像您一样吹出好听的笛声。您就教我吧!”
“好吧,看你这么诚心诚意,我就收你为徒吧!”老木匠说。
“太好了!您能教我我真是太荣幸了!”聂守信听了以后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老木匠看着聂守信那样高兴,也不由自主地跟着一起笑了起来。
……
如果说这堂课是精彩的,那么创造精彩的人是孩子,帮助他们创造精彩的人是我,是老师。
解开束缚,展开翅膀,让小鸟们飞得更高,更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