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探索“三个助手”平台在教学中的深度、常态化应用,学校项目组继开展“基于‘三个助手’,构建多元互动课堂”(英语专场)展示活动后,于2023年5月26日,再次举办了数学专场项目展示。
本场活动分“项目推进情况汇报”和“课例观摩+主题汇报”两大版块向全校老师展示了数学学科如何力争做到——“三个助手”一线牵,“学导课堂”数智显。
一、项目推进情况汇报
首先由严晓蓉老师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汇报。严老师回顾了学校数学组近几年来探索并坚持数字化发展的历程,介绍了基于“三个助手”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措和成效,同时分享了数学组从课题引领项目实践,积极融合新媒体技术到课堂应用重实践,积极创建数智“学导课堂”的过程。
二、课例观摩+主题汇报
1.以《谁围出的面积最大》为例
“三个助手”——备课助手
欧阳敏惠老师从备课助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查阅教材和参考资料问题、提供丰富的优质资源、校本化整合形成资源库等方面对备课助手的重要功能做了介绍,同时结合课例分享了项目组老师利用备课助手前期备课、磨课的过程,可以说依托备课助手提升了我们的备课质量,助力精准教学
“三个助手”——教学助手
随后,袁媛老师以《借力“教学助手”深化“学导课堂”》为主题,和老师们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应用“教学助手”深化课堂、助力教学。
袁老师结合姚勇老师《谁围出的面积最大》一课的教学视频,向老师们介绍了“教学助手”在课中的实践与应用,如何依托“教学助手”实现“以数据分析支撑精准教学”“以多样任务支持自主学习”“以互动工具深化探究体验”。
姚老师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执教的体会。依托教学助手,向学生端发布任务,组织开展探究和交流活动,不仅在教学具的设计使用方面较传统教具更具优势,而且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展示学生学习成果,教学更便捷高效。
②《位置的表示方法》为例
“三个助手”——作业辅导助手
在展示了严晓瑛老师《位置的表示方法》教学片段后,黄欢老师结合教学助手和作业助手的使用,围绕《基于作业数据,探索“教·学·研”新途径》这一主题,分别从“课中实时数据---精准施教、课后精准数据---个性学习、平台历史数据----教研增值”三个方面做了介绍,同时聚焦课堂交互、数据分析、精准教学对这节课进行了多角度的点评,最后执教严晓瑛老师也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整节课,利用三个助手学生经历猜想、交流、验证的过程,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增强对位置的表示方法的认识,渗透抽象,概括、符号化和一一对应等数学思维,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推理分析能力与数学核心素养。
三、校长寄语
活动的尾声,吴梅莉校长肯定了学校数学和英语项目组在基于“三个助手”的信息化教学探索过程中做出的努力和成效,同时也对全体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老师们通过常态化应用提炼三个助手应用的有效路径和方法,在课堂中不只关注教学的容量,更要关注学生思维容量;不只关注教学的体验感,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不只关注老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用好三个助手,提升专业能力,使我们的课堂发生真正的改变。
数字化转型不仅丰富了课堂活动,还给课堂教学提供了显性支持,帮助教师获得精准定量分析,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让“学导课堂”数智显。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在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我校团队教师也将继续笃行不怠、踔厉奋发,不断深入探索融合三个助手,赋能高效学导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