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1日,宝山区思政教育一体化工作室在上海市宝山中学正式启动并举行首次线下研修活动。宝山中学全体青年教师聆听了讲座,收获颇丰。
活动特邀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上海市第五期“双名工程”高峰计划主持人、上海市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组专家许晓芳院长进行专题指导。
许院长的讲座以“平凡中孕育不平凡,做一名不断进取的教师”为题,她结合自身从教经历,阐释了有生命力的课堂是“以情动人,凸显经验”的课堂,她鼓励青年老师们备课、上课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主张;听课有益,要在听课中学会评课,为新教师的不断进取提供了路径和方向。她“再怎么忙,专业也不能扔掉”的观点,如阵阵钟声,指引着青年教师们将平凡的教学工作转化为不平凡的教育追求。
讲座后,工作室主持人宝山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正高级教师朱丽萍老师,对在座的青年教师提出希望——“要做学科的深耕者”。朱主任赠与了三个关键词“目标”“方向”“行动”,希望青年教师们制定目标、沿着方向,以切实的行动,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做一名小平凡中的“大先生”。
活动后,青年教师们纷纷发表感想:
听完许晓芳院长《平凡中孕育不平凡——做一名不断进取的教师》讲座分享后,我深受鼓舞。许晓芳院长以自身的经历激励我们,要立足于岗位,谋求专业长远的发展。我们要时时刻刻思考怎样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要以情育人,凸显体验,形成自己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在备课方面,我们首先需要有自己对于课本内容的理解,再参照教案;在上课方面,多听多反思,注重上课的生成性;在下课方面,多走下讲台,听听学生的议论,关注学生关注的话题。同时,要学会协调好时间,克服自己的惰性。许晓芳院长提到:“把教学交给AI,把育人交给老师。”这也是我们应对科技时代需要持续把握的真谛。我们要给自己定下目标,找好方向,继续行动,持续努力,做无愧于心的教育者。
——语文组林予诺老师
参加本次培训,我对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坚定的决心。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师的成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场需要持续积累、不断磨练、深入反思的漫长修行。首先“教学主张”的形成令我印象深刻,我意识到必须持续阅读专业书籍、关注教育前沿动态、参与教研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理论修养,才能逐步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其次,培训中强调的“听课、上课”循环磨练也点醒了我——不仅要虚心聆听他人课堂,汲取优秀经验,更要勇于在不同教学场景中实践尝试。最后对“写反思、写文章”的强调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反思不应止于头脑中的零星想法,而应成为系统性的书面记录。
——生物组李幸子老师
作为一名刚踏入高中讲台的青年教师,许院长的分享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学是一项需要静心耕耘的长期工作,也是一段边教、边学、边成长的旅程。
“平凡中孕育不平凡”,日常每一堂课都应是走向卓越的基石。“跨学科触类旁通”的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可以学习同学科老师优秀的教学方法,也可以把其他学科中好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而“听课-备课-反思”的闭环更为我指明了路径:虚心向前辈学习,但不止于模仿;注重教学设计,更保持课堂灵活。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未来我将主动融入教研集体,在持续的学习、实践与反思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教学中不断进取。
——英语组陈青凡老师
许院长结合自身成长经历,让我深谙:“凸显体验,以情育人”是有生命力课堂的核心。通过丰富体验助力学生深化知识理解,以真挚情感激发学生内心共鸣。
许院长从备课的精细研磨到课堂的落地实施,毫无保留地分享实践经验,为我清晰指明成长路径:以学习为专业成长的源头活水,凭持续求知驱动教学能力迭代;正视批评、反思不足,在不断改进中拓宽成长空间;主动走进不同教师、不同学科的课堂,博采众长以丰富教学智慧与方法。
未来,我将怀揣进取之心深耕教育领域,努力成为一名不断精进的教育实践者。
——政治组王单单老师
作为新任高中数学教师,许院长的讲解和观点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她关于“将学生从自然人培养成自然人”的理念,给了我很大启发。
教育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个性、本真、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教育不只是知识灌输,而是唤醒学生潜能,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数学教学应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思维认识世界,培养求真、严谨、创新的精神。教师必须保持不断进取的状态,汲取多元教学方法,既要传授知识,也要关注学生思维和人格成长。
未来,我将以“不断进取”为信念,主动学习、勤于反思、勇于创新,努力成为一名不仅传授知识、更能点亮学生心灵的教师。
——数学组朱蔚栋老师
本次讲座让我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教师需要坚持“以情育人”,在平时注重专业与课堂的双重积累,将成长感悟转化为具体行动。许老师分享的“备课-上课-反思”闭环实践尤为宝贵——从自主备课、师傅指导到反复修改,每一步都是锤炼教学能力的关键。同时,“听课有益”的理念启发我们:既要学习不同学科的教学方法,实现跨学科融合创新;也要通过评课反思校正自身认知。这场讲座深刻揭示了教学相长的本质——唯有在持续实践、借鉴与反思中,才能构建有生命力的课堂,成为真正的学科深耕者。
——历史组刘如梦老师
本次青年教师培训,虽然时间不长,但收获满满。许院长的诚挚分享、朱主任的殷切期待,鼓舞着青年教师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平凡、矢志耕耘,用爱心做教育,用耐心播撒智慧,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在教师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成绩。
自强不息
与时俱进
宝山中学
欢迎您
撰稿:李京亚
编辑:余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