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以达标建设为契机,扎实推进语言文字工作
以达标建设为契机,扎实推进语言文字工作
来源:教务处
时间:2023 05/15

以达标建设为契机,扎实推进语言文字工作

——上海市宝山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市宝山职业技术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致力于培养初、中级技术人才,是宝山区唯一的公办中职校。学校创办于1989年,由总部、行知两大校区构成,在校生近1500人,招生情况一直处于上海市中职校前列。近年来,学校获得了一系列荣誉称号,如“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单位”“上海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等。

2018年根据宝山区语委办的工作要点,我校认真组织全校师生积极开展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创建,将语言文字工作融入学校文明创建活动,使语言文字工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成立了语言文字工作小组,通过多种渠道、举办各种活动,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提高师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现汇报如下:

一、制度建设

(一)完善工作小组,明确责任分工

学校进一步明确了语言文字工作小组由校长室和党总支统一领导,负责贯彻执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及各种规范标准,从整体上管理和监督本校的语言文字工作,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及整体发展规划。各部门各司其职,加强合作。政教处、团委负责宣传、布置有关语言文字的各项活动;教务处负责对师生用语用字规范化工作的督查;总务处负责环境布置,营造良好氛围;图书馆保证借书、阅览正常进行,统计每年购书清单;语文组负责落实各项征文、演讲活动以及对学生普通话测试开展辅导;各班的“推普员”负责宣传、检查班级板报和标语用字规范。工作小组具体落实各项工作,着力推进学校工作机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完善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网络。

(二)建立长效机制,制度保障实施

学校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建立了语言文字工作长效机制,将语言文字工作内容列入各层面的工作范畴。在教师职称评选、骨干教师评选等工作中,将教师的普通话等级要求作为必要条件之一。学校将普通话合格列为招聘、引进新教师的重要条件,在发布招聘信息、进行面试评价、签订聘用合同时,都强调语言文字方面的要求,新进教师都取得普通话等级测试的证书。学校制订了《上海市宝山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园内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规定》,提出了用字用语的规范要求,逐步提高师生用字用语规范。

(三)布置校园环境,潜移默化熏陶

语言文字工作宣传常抓不懈。职能部门对学校印发文件、张贴告示、制作标牌、校园网站及各种印章名片、奖状证书、对外形象介绍和招生工作宣传资料等加强监督检查,保证用语用字规范。

学校利用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黑板报等形式,积极营造语言文字宣传环境和氛围。学校制作了100片“请讲普通话”的标识,分别张贴在两校区的显眼位置;制作了两块移动宣传立牌,置于教学楼大厅内;开辟了语言文字工作专用宣传栏,用于宣传相关的法制法规;利用电子屏上宣传语言文字工作的各类活动、滚动播放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各类标语,以加强印象;学校的名称牌、指示牌的用语用字规范均符合要求。通过改善校园宣传环境,发挥环境对师生语言文化素养的熏陶作用,提升了全体师生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意识。

(四)专项经费保障,管理使用规范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进入常态化,在每年的经费预算中,包含语言文字工作经费预算。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经费管理严格,每年在图书馆投入10万元左右用于购买各类书籍;2018年1~9月,学校投入的师训费用已超过13万元(详见财务明细报表截图以及图书馆购书清单)。学校对在各类征文、演讲、普通话测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师生,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能力建设

(一)规范意识增强

通过宣传栏、电子屏的宣传以及师生问卷调查,教师已比较熟悉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自觉和较规范地使用语言文字,学生自觉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也有所增强,校园中“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氛围越来越浓。

(二)教师能力逐步提升

在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中,学校严格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与学生交流中使用普通话,在板书、撰写教案、批改作业、试卷命题、填写评语时书写规范字,并将此要求作为教学检查和考核的指标之一。教务处负责对各科各类试卷进行审核,每学期对教师的授课计划和教案进行常规检查,其中文字使用规范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

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区语委办组织的普通话培训,有5位教师重新参加了普通话培训及测试并全部通过了相应学科的等级要求。李海霞等4位教师坚持参加“宝山区百名教师书法培训提高班”;陈静和孙晓红老师参加2018宝山区教师书法·板书·钢笔字·中国画大赛活动;孙晓红老师书法作品《颜氏家训》入围上海市第三届妇女书法篆刻展;杨溪老师的语文课《白莽作<孩儿塔>序》报送2018上海市特色示范课;季晓黎老师的《口语、书面语的转换》一课报送上海市中职语文(北片区)匠心匠艺优质课。以上培训与活动的参与,提高了教师自身的业务素养。

按照学校要求,每名教师每学期了开设一堂公开课,区级、校级骨干教师每学期开设了一堂示范课,学校教师积极参与听课、评课。2018年4月,我校组织了第六届教师教学法改革评优活动,16位教师报名参加了比赛,通过教案撰写、课堂教学、说课等环节,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2018年6月,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了校本研修培训,其中主题为“课题申报技巧与研究方法”的培训为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指导,提升了教师科研水平及语言运用能力。

(三)学生能力提升明显

尽管我校外省市户籍学生所占百分比较高,但是经过全体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和班主任的)努力,学生能比较熟练地使用普通话,学生普通话测试合格率逐年提高,2017年我校学生普通话测试合格率为75.63%,达到全市平均;2018年17级学生普通话测试合格率达到82.71%,比2017年提高7.08个百分点。

学校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与语言文字相关的活动与比赛,以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在第十四届“全国文明风采”上海市复赛征文演讲类活动中,我校共有4名学生获得二等奖,12名学生获优秀奖;在“诵读先贤诗文,育我职业素养”主题读书征文活动中,1人获特等奖,1人获一等奖,学校图书馆获“书海导航奖”,2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学校获“组织金奖”;参加上海市第二届“少年绘演说”比赛暨“新时代·中国梦·我的故事”宝山区学生主题演讲比赛活动获二等奖;参加“班班有朗读声,人人是朗读者”普通话朗诵集体赛获得三等奖;参加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你好,2035”征文演讲比赛,1名学生获一等奖,1名学生获二等奖;参加上海市禁毒征文比赛,5名同学获二等奖,6名同学获三等奖;参加第32届上海市作文竞赛,1人获一等奖,4人获二等奖。

三、教育教学

(一)教学活动常态化

学校能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各学科教学都比较重视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从各项日常检查来看,我校教师在课堂教学、教案撰写、板书、作业批改、成长手册填写、教室日志填写等教育教学活动中,用字用语比较规范。大部分课堂教学中,能给予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重视学生口语训练,以提高学生表达能力。部分专业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开设口语课程。

学校各班充分利用早自习时间,开展朗读、汉字书写、阅读日演讲等活动,语文教师定期进班级辅导,针对部分同学语音缺陷问题,加强个别辅导。

学校每年举办“技能节”,将语言文字规范化训练内容列入技能比赛的项目。在“宝山职校第六届校技能节”活动中,设有“硬笔书法”、“汉语应用能力”等项目,有共118名学生报名以上两个项目。这些活动丰富了师生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二)文化传承形式多

学校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写作、讲演活动,利用母亲节、端午节、国庆节以及其他有影响力的纪念日,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注重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教学。学校还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进校园活动,以专栏的形式展示了我区多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让学生们领略了来自民间、源于生活的非遗魅力,提高了学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也激发了学生对本土传统文化的热爱。

各班以班级为单位,结合专业要求,广泛开展相关的读、写活动:171001班开展的“主题阅读日活动”;181001班开展的“古诗文书写比赛”;180162班的每一位学生都下载了普通话测试的软件,每人每天赛一回。学校“第二课堂”开设硬笔书法和应用文写作等选修课,成立了礼仪、书翼、电影文化与生活、武术等社团,社团活动丰富多彩。

学校组织学生参与了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多项活动和比赛:如 “魅力汉语”青少年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比赛及系列活动,“少年绘演说”主题演讲比赛,第十四届“全国文明风采”上海市复赛征文演讲类活动,第32届上海市作文比赛,“诵读先贤诗文,育我职业素养”主题读书征文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以及活动带来的辐射、影响,有助于弘扬、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

四、宣传普及

(一)法制宣传有成效

学校重视语言文字宣传工作,两校区均已开辟出语言文字工作专栏,主要用于宣传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并且做到定期更新,学校电子屏滚动播放相关内容,提高了教职工对语言文字法的熟悉程度。各班的主题板报,每周的升旗仪式上的主题发言也是宣传语言文字工作法制法规的好阵地。

经过层层宣传,全校师生对语言文字法规政策有了全新认识,并能自觉遵守。

(二)“推普周”活动如火如荼

围绕“说好普通话,迈进新时代”的主题,学校积极组织第21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开展了广播宣传、主题板报、电子屏宣传、啄木鸟行动、温馨教室布置等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进行一次专题广播:学校在“推普周”活动期间积极进行语言文字工作宣传,利用校会课时间对全校师生进行广播宣传,宣传内容围绕本学年语言文字开展计划及活动内容展开,动员全校师生积极参与。

2.出一期专题板报:团委结合每年“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主题活动,组织全校40多个班级出专题黑板报活动,团委组织教师和学生干部进行检查评比。

3.做一张专题版面:利用电子屏对我校开展推普周活动进行宣传。

4.做一回啄木鸟:团委组织部分学生开展“啄木鸟”活动,同学们全神贯注,认真查看学校橱窗和各班黑板报的每一个字。活动在宣传语言文字工作的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养成书写规范汉字的习惯,收效明显。

五、科学发展

(一)科学研究小试牛刀

随着语言文字工作不断推进,2018,学校教师写有多篇与语言文字工作相关的科研论文,如陈静老师的《立足语文课堂,培养说话能力》、杨溪老师的《论中职语文课堂中语用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关系》、余秀萍老师的《数学语言解读障碍及其对策》、周献忠老师的《浅析课时教学目标陈述之误区》,旨在探究教师和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高的方法。

(二)创新实践卓有成效

多年来,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普通话测试。由于大部分学生是外省市户籍学生,存在一定的语音缺陷,说话能力比较薄弱,而众多的校企合作单位对实习生不仅有工作态度、技能证书等方面的要求,而且有普通话能力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学校语文组整理了符合学生年龄、阅历的命题说话资料,帮助学生理清说话思路,有效提高普通话测试的合格率。从近两年的普通话测试成绩来看,成效显著。

六、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1.我校教师普通话证书总达标率还未达到98%的指标要求。学校已分批安排教师参加普通话培训以及测试,力争每年达标率有提高。

2.语言文字工作还需进一步服务学校办学理念。紧贴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紧贴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创业需要,紧贴学校的现实基础和市场经济发展走势,将语言文字工作与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紧密结合,不断提高教师、学生语言规范意识和能力水平,助力学校内涵发展。


image.png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