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开展学生夏令营活动
为丰富上大宝外学子的校外生活,带领学生走进历史与艺术的殿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并带领学生游览浦江两岸,用流动的视角触摸城市的发展脉络,我校于2025年6月29日举行“旧址寻踪铭往昔,浦江览胜观新貌”优秀学生夏令营活动。
参观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是一处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红色教育基地。这里曾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诞生地,见证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光辉历程。
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首先被序厅中30米长的巨幅铜板壁画所震撼,壁画生动再现了中国青年运动8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随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们通过历史照片、实物、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运动的光辉事迹以及上海青年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作出的贡献。在互动体验区,同学们通过答题的方式了解了很多团的知识,寓教于乐,十分有趣。
学生感想: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参加了夏令营活动,第一站便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作为一名新入团的共青团员,这次参观对我意义非凡。
在成为团员的过程中,通过老师的课程讲解和资料介绍,我了解到共青团最初叫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由陈独秀、李大钊等革命先辈们组建。今天走进纪念馆,看着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听着解说员细致的讲解,曾经那些抽象的知识变得鲜活。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我也更全面、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性质和发展历程,知晓了先辈们为建立和发展团组织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与巨大牺牲。
参观结束下楼梯时,挂在正中央的“永远跟党走”牌匾深深触动了我。它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无数共青团员用青春和热血践行的誓言。这次参观,让我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以先辈为榜样,努力提升自己,积极践行共青团员的责任与担当,在新时代中奋勇前行。
——八(3)班 郑羽轩
参观中华艺术宫
中华艺术宫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如今已成为国家重点美术馆。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欣赏到了大量珍贵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书法等多种类型。其中,位于12楼的多媒体版《清明上河图》更是成为学生们关注的焦点。这幅作品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生动地展现了北宋时期的市井生活,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
学生感想:
今天我有幸参观了中华艺术宫。这座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建筑,如同一部立体的艺术百科全书,带我穿越千年文化长河。在这里,我不仅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更感受到了文化在时光中的生生不息。
漫步展厅,敦煌壁画的恢弘令我震撼。站在《飞天》壁画前,我仿佛听见了顾恺之“迁想妙得”的创作箴言——那些飘带飞舞的仙女,历经千年仍保持着灵动的气韵。
在当代艺术展区,那以AR技术呈现的《清明上河图》,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碰撞:光影交织的《清明上河图》让张择端笔下的人物动起来,当汴河两岸的商贩在虚拟空间中吆喝时,历史与未来在此刻握手言和。科技赋予文化新的表达方式,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创新是让文化永葆青春的密钥。
此次参观开阔了我的眼界,作为学生,我们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既要如敦煌莫高窟的画工般“念念在兹”,守护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要像展厅中的青年艺术家那样“苟日新,日日新”,以创新为传统注入活力。它让我明白: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当以艺术为舟,载着五千年文明,驶向更辽阔的未来。
——六(8)班 黄子萱
浦江游览
在游船上,学生们兴奋不已,纷纷拿出手机、相机记录下这美好的时刻。他们一边欣赏着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一边感受着浦江两岸的繁华与活力。当游船驶过东方明珠塔时,学生们更是惊叹不已,这座标志性建筑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壮观。
学生感想:
炎炎夏日,我随学校夏令营来到上海外滩,踏上“翡翠公主号”,开启浦江游览之旅。游船缓缓前行,浦江两岸风光尽收眼底。一边是万国建筑博览群,哥特式、巴洛克式等风格建筑林立,诉说着往昔的繁华;另一边是现代化的摩天大楼,玻璃幕墙闪耀着时代的光芒。古今中外在这里完美交融,碰撞出独特的海派魅力。
作为中学生,目睹此景,内心的自豪如烈日般炽热。先辈们披荆斩棘,为我们创造了和平美好的时代。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应铭记历史,努力学习,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让这繁华永驻,让海派文化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七(6)班 王语霏
本次夏令营不仅让学生们增长了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和对红色文化的热爱,并且让学生们从不同角度领略了上海的美丽风光,增强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未来学校也将继续开展更多类似的实践活动,助力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