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寒假,六年级的同学们迎来了一份别出心裁的综合寒假作业。此次作业以“巳年说柿”为主题,巧妙地融合天干地支、传统文化、植物知识、美食制作以及手工创作等多方面内容,为同学们打造了一场跨学科学习盛宴。
以下2028届学生共同参与命题(排名不分先后):
王梓莹、曹原、刁如艳、李广俊、茅添乐
指导教师:贾慧霞、张成娟、唐蕾、周家宏等
作业发布后,六年级的同学们体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创造力。在“天干地支与巳年”的学习中,不少同学认真钻研推算规则,不仅准确完成了2026年农历年份的推算,也积极尝试自己出生年份的推算。
“柿子文化与分布”部分,同学们化身小研究员,通过网络搜索、查阅书籍等方式,深入了解柿子文化。
有的同学绘声绘色地讲述了朱元璋与柿子的故事,还通过创意绘画展现出朱元璋在柿子树下的场景。在探究柿子产区时,同学们积极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不少人还配上了精美的产区地图和柿子丰收的照片,直观地展示了柿子在不同地域的生长状况。
制作柿子元素的美食成为了同学们寒假中的欢乐时光。在“柿子加工与美食”环节,同学们纷纷走进厨房,尝试制作各种柿子加工品。有的同学成功做出了软糯香甜的柿子雪媚娘,还有同学用简单的面粉制作柿子造型的面点,煮上一盘“柿柿如意”的汤圆。
还有的同学深入了解酿造柿子醋的发酵温度控制等问题,对柿饼上白霜的形成原理进行深入探究,用科学的思维解释这一现象,同学们在尝试的过程中通过向长辈请教、向AI提问,最终收获了满意的答案。
在“‘柿柿如意’与祝福”的手工创作中,同学们创意十足。绘画作品将柿子与福字、生肖蛇巧妙融合,色彩鲜艳且寓意美好;彩泥制作的柿子被制成钥匙链、小摆件,兼具美观与实用。
部分同学和家长还独具匠心制作特色服装与柿子盘扣。不少同学和家长巧用扭扭棒,制作出各种柿子造型:有的弯出单个柿子,有的组合成柿子树,色彩绚丽、立体感强。同学们和家长的创作,不仅是对传统佳节的美好献礼,更让“非遗年”的概念在实践中鲜活起来。
此次六年级综合寒假作业,与学校此前开展的小厨神系列跨学科活动一脉相承。小厨神系列活动通过“米饭的前身——水稻”“东坡肉的‘碳’究”等主题,引导学生从多学科角度探索美食背后的知识。而本次寒假作业同样打破学科界限,让同学们在跨学科学习中感受知识的交融与碰撞,提升综合素养。
我校一直致力于为学生搭建跨学科学习的平台,创新教育生态。这份寒假作业,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传承文化,为他们的成长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也为跨学科教育的实践提供了生动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