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月浦实验学校


初中化学课堂提问案例

2014

12/29

来源 I 上海市月浦实验学校

 詹古菊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新课程实施中,自主学习作为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在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上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探究性,即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探究的价值。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具有探究的价值呢?一是从问题的提出层面上看,所提出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开启学生的心智,唤醒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二是从问题的解决层面看,学生要能应用已有知识和条件,通过充分的思考和实验,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内有效地解决问题,且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上起到积极的作用。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辩论,在小组合作交流中相互启发,才能拓展学生的思路,提升思维水平。

案例:NaOHCO2反应的再探究

例如,在复习碱的性质时,我们重温NaOHCO2的反应,一位同学不经意间提出了这样的疑问:CO2通入NaOH溶液中,没有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怎么能够认定二者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呢?。问得精彩,一激起千层浪。

针对学生这一具有强烈探究意识的提问,我并没有直接予以回答,而是根据此问抛出了下面几个铺垫性问题:

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哪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

第(1)(2)个问题是基础性提问,问题简单,教材上有现成的答案,回答容易。设计这两个问题的目的是打开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睁开慧眼。从学生的回答原物质的消失和新物质的生成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上启发学生思考下面第(3)(4)个问题。

3)怎样判断原物质已消失,新物质已生成?

4)如果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我们能否改进实验创设明显现象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第(3)问是在前两问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后将总问题过渡到如何判断CO2NaOH已反应消失,或者有新的物质Na2CO3生成。第(4)问则是对第前面所提问题的再次提炼和升华,是在探究的基础上对规律和方法性知识的总结归纳。问题的顺利过渡和迁移为后续方案的设计打下了坚实的伏笔,开启了思维的闸门和思考的空间。学生们很快想到:一是根据反应物的状态——CO2是气体设计在密闭的装置中反应,气体消失必然会引起压强的减小,反过来如果压强减小则可判断反应的发生;二是根据Na2CO3的性质设计实验。抓住以上两点后再来设计方案则是水到渠成。课堂上学生们灵性的回答、富有创意的设计着实让老师大开眼界,叹为观止。下面就是课堂上设计的部分方案。

当然,个别方案还有待完善。从上面的探究中最后再来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已是呼之欲出: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改变实验装置,创设新的情景来观察到明显的反应现象判断反应的发生;也可从检验生成物的存在来判断反应的发生。至止,总问题迎刃而解。

课堂提问不能太多,问题太多会让学生抓不住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由于课堂教学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问题解决、知识构建、能力培养的过程,课堂教学的有序推进也必然依赖于课堂教学中所产生的递进性问题。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必须有意思地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系列问题,教师再将这些问题进行集中、筛选、提炼、优化,由易到难,形成课堂上具有探究价值的递进问题。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