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月浦实验学校


有效作业设计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14

12/27

来源 I 上海市月浦实验学校

月浦实验学校 陈娴婷

【摘要】

作业练习应该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是教学实施的一种形式,是教学的有效巩固、高妙引领和强劲支持。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而作业设计是反应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通过作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并致力于拓展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生活的品位。如果作业设计得好,还有一个有效的功能,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学生的读书兴趣。但有些教师往往忽视作业设计,因而影响教学质量。 

【关键词】

有趣性 有效性

【正文】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课内知识的向外扩展。既是反馈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之后用以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手段。它有助于学生巩固、内化学得的知识、技能,从而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产生新的求知欲。

一、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

今年是我任教小学语文的第二年,在作业设计方面还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这也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实际效果。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①作业形式过于单一

在人们印象中,语文作业无外乎就是抄写和默写,这样的形式过于单一,其实作业本来是一种操作方式,不必限于书面作业,也可以是一项活动。其实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新颖的作业,比如回家观察一些事物,从中思考一些问题,迫使学生为寻求答案而时时处于积极的思索之中,这也是无形的“作业”。如果每天作业都这么单一的话,无法激起学生们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积极参与。

②作业布置的单向性

班级每个同学都有差异,对于所谓的好同学,这类作业显得过于简单,没有挑战性,这样也致使这些好同学对于学习没有了兴趣,甚至有些麻木。而对于所谓的学习困难生,这些作业太过于繁琐了,每每做到910点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往往打击了他们学习的信心,更不想学习了。

③作业完成的封闭性

传统作业片面强调独立思考,从来不把“合作”当作一项必要的素质来进行培养,唯一像“合作”的东西只限于偶尔的、非组织形式的课堂讨论。进一步审视传统教育就可以发现,作为一种重要共通能力的“与人合作”的能力的培养是很少提及的,即使提及也缺乏载体。

④作业评价的片面性

如果我们观察学生拿到批改后发还的作业本的表现就会注意到,大多数人翻开看一下教师在本子上有没有打错的记号,然后就塞到书包里去。即使全对,反正大家都对,一个模式,学生也很少获得成就感。学生只管做作业,做对还是做错,全凭教师说了算,学生不需要、也没有机会对作业、乃至对自己的人格作自我评价。很难想象在造就学生毫无反省意识的基础上,学生能够独立面对社会,形成社会责任感!

在发现这些问题后,我不断地自省以及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因为作业布置是在每天的教学中存在的,其有效性直接决定着教师教学的质量。那如何提高作业布置的优质化呢?

二、新课程实验小学语文作业的特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新课程实验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因此,小学语文作业应具有以下特点:

①作业形式多向性

作业形式应丰富、多样,增强其中的趣味性。比如:今天在预习中发现一个生字——鼎,那么这个生字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它为什么这样写?可不可以画一画一个鼎,是不是跟这个字非常的像?等等。这样既增加了趣味性,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作业内容综合性

作业应根据不同年段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体现一定的综合性。比如基础的作业少布置,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要求也应该相应的不同。如:我每篇课文结束以后,都会布置相应的练习,有些练习是给学优生所布置的,有些则是给学困生布置的。

③作业完成的开放性

学生的语言作业可由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由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和教师合作完成。通过开放,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只在其计划与整体环节指导上起帮助、引导作用。

④作业评价丰富性

教师的评价也可以由简单的分数、优良等级高低评价,变得更丰富。如:促进师生了解与沟通的言语评价,富于鼓励性的红苹果、笑脸、大拇指、智多星等形象评价,也可以多种并用。

三、如何进行有效的布置作业

优质化作业设计是指那些作业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指令。针对优质化作业,我进行了查阅资料、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等总结了一下几点。

1、  循序渐进——有层次性

作业难度的顺序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呈阶梯状行进。这种作业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能促进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激发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如在教学《25、律师林肯》后布置作业,第一题是给出出新词“图财害命”,加点“图”,写出“图”在字典里的意思有三个,那么在这里是哪种意思,勾出来。接着再去理解词语,最后用所给的词语概括整篇文章。这个作业从理解词语到理解句子再到理解通篇文章,层层深入。理解段落时也是从理解文章表面的意思再到理解藏在文章背后的深意,语言训练也是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进行拓展延伸。由于作业难度有层次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锻炼学生的思维方法,久而久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会变强,而且乐学,善学,爱学。 

2、不盲目,有目的性

每项作业的设计都应有其目的性、针对性,它是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服务的,切忌教师的随心所欲――几课到几课的字词抄写多少遍,抄写第几课的第几段,做第几页到第几页的练习册等,或者放任自流。

3读写结合的原则

读是写的积累,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写是读的反映,是读的巩固和发展。因此,在作业的设计中,应把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教学了《赤壁之战》之后,学生对三国故事大有兴趣,一位学生在课外读了《三国演义》,用笔记下了诸葛亮三十多处神机妙算的事例。或者凭借教材激发学生兴趣,发挥想象力,让学生读中学写,读写结合。这样的作业可以是仿写、续写、改写等形式。

4、扩展性

查查找找,搜集交流。搜集资料,交流汇报是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学习过程。它可以体现课内外、校内外、学科间的相互融合。例如本学期第五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四大名著中的两篇文章,那么还有谁知道其他两大名著,或者谁读过,来交流一下。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求知,学会合作,培养能力,发展能力。

根据以上原则,我认为作业应该包含读诵写、课外阅读以及写作练习这三样内容。读诵写是基础,课外阅读是扩展,而写作练习则是积累。

三、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充分体现作业的实践性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生活处处皆语文”,开放性的语文,要求教师善于设计开放性的作业,寻找、挖掘、创造可供学生实践的环境。引导学生与生活为伴、与自然为友、与社会对话,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悟生活、积累语言,培养能力,融入社会。

作业是语文学习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应通过作业拓宽语文学习途径,凭借一定的作业形式与内容,伴随一定的学习活动即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广阔的时空中学语文、用语文,在玩中学、在实践中学、在生活中学,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

【关键词】

[1] 石萍,作业,让学生的课外生活更精彩——小学语文生活化作业设计的探索[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

[2] 戴淑娜,浅议语文作业形式的新改革[J];新课程(教研)201001

[3] 周建叶,小学语文作业形式多样性的思考[J];科学大众;200607

- THE END-